第91期 图书推荐-- 石春轩子:《上海文艺院团发展研究体制改革与管理模式1978-2020》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3-07-06浏览次数:40

图书信息

《上海文艺院团发展研究体制改革与管理模式(1978-2020)》

石春轩子

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5


作 者

石春轩子,女高音歌唱家,艺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评委。


黄昌勇 序

在石春轩子到上海戏剧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前,我和她没有打过太多交道,印象中她是一位非常要强,极有事业心的青年学者——一边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育,一边还有大量的社会性创作演出工作。因此,对她提出攻读博士学位,一开始我是存疑了的,怕她与很多在职读博者一样,最后拖延很长时间,甚至不了了之。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石春轩子考入后就跟我说,她要按期毕业。这就意味着,她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现在回过头来看,她做到了这一点,其中甘苦自知,作为导师,我还是满意和赞赏的。

最初,石春轩子的选题是“上海文艺院团发展史研究”,应当说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可以填补空白的研究课题,但我们考虑到这个研究内容太庞杂,不是几年内完成的一篇博士论文可以容纳得了,甚至可以作为一个长期学术研究的选择,所以最后综合专家们的意见,把研究范围缩小了,明确以“1978年至2020年上海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与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

其实,说是缩小了研究范围,明确了研究对象,其实还是一个大工程。横跨40年,涉及的人和事复杂纷繁,我深知做起来非常不易。好在石春轩子吃得了苦,坐得了冷板凳,也有比较好的学术基础,她很快通过大量文献的梳理、阅读,加上身在上海的地域优势,还有她本人就在文艺界,人头也熟悉,这样资料爬梳、档案查阅、实地调研、人物访谈就比较顺利。在大量准备工作基础上,论文的结构框架很快就确立起来。开题、答辩也就自然很顺利。在答辩过程中,各位专家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然也提出了很多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建议。之后,经过石春轩子的认真修订,才有了今天这本专著《上海文艺院团发展研究:体制改革与管理模式(1978—2020)》。

在我国文艺院团改革是一件大事,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各个时期都出台重要文件,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同时,各个地方也有自己不同的探索和实践。上海文艺院团的改革实践在全国是有示范效应和价值的,本书虽然研究起点是改革开放后,但我们看到,作者把上海文艺院团在1949年前后的变迁也纳入了研究视野,这样本书就有了更加贯穿的历史维度,某种意义上历史感就比较突显。

本书第二个方面的贡献就是首次系统地梳理自1978年始至2020年间上海文艺院团的历史轨迹,根据其发展特点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实施改革试点、分类托管、转企改制、一团一策的改革定位与改革举措。表面上看,似乎本书更多的是文献的整理和案例的分析,可实际上,面对大量的历史事实、庞杂的发展线索,能够总结提炼出呼应每一个时代的文艺院团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特色和核心问题,没有宏观视野和辩证分析,是很难做到的。我个人认为,这些描述和梳理本身就有着独立的学术价值。

当然,面对这样一个题目,需要投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需要相应的学术研究方法来观照,比如类似的研究往往会流于宏大的历史叙事,在大历史中,会忽视细节和个体力量对历史走向的影响,比如在院团改革中,尤其是中国,往往一项影响全局的政策出台,不仅仅是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呼应,还有可能就是个人的喜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有更多的历史细节、故事能够加入进来,把宏观描述中更具复杂性的存在揭示出来。这样,我们就会得出更加有意思的结论。

石春轩子是女高音歌唱家,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她的育人成果也很令人羡慕,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她本人创作和演出成绩也很突出,还兼任不少社会职务。一般而言,从事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师,更多是教学创作型的,但石春轩子有自己的追求,就是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当然,我能体会到,纯艺术出身的她,一定付出得比别人更多,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出版专著、申请项目、开音乐会,实事求是讲,工作量有点吓人。

我曾经这样描述从事艺术专业教育的高校教师,他们大体分三个类型。一般是教学创作型居多;可由于到了学校,逐渐脱离了创作一线,也有不少教师向其他两个方面转型,一是科研学术方面发展,这一方面是最难的;一是向纯教学的方面发展。但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也产生个别教学、创作、科研三个方面都很突出的教师。我觉得,石春轩子已经显露出这种大气象。我希望她能够继续刻苦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我也相信,石春轩子在本书已经取得成果基础上,她将来会有更深人的研究,有更多的成果出现。


是为序。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黄昌勇

2022年6月22日



作者的话

上海文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文艺事业不断发展繁荣。面向未来,上海要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构筑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培育涌现更多原创性的文化精品,这为文艺院团发展提供了宏大的叙事背景和改革动因。基于此,几年来,我以极大的热忱投入上海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进程的研究,希望在全面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能有所提高,以期为上海文艺院团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对于上海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进程这样一个极具现实画面感的问题的研究,单纯依靠阅读文献或者书房里的苦思冥想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实践、交流讨论,才可能对实际问题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幸运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专家教授给予我热忱的指导帮助。从学术观点到研究方法,从文艺理论到院团管理,让我受益良多。在对十余家文艺院团的访谈中,我也深切感受到艺术家和院团管理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对艺术事业的追求、对文化进步的担当,本书的很多资料和观点就来自他们。他们不仅是我研究的对象,某种意义上也是本书的作者。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