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期 图书推荐--丁盛: 《当代昆剧创作研究:1949-2021》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3-05-26浏览次数:65

图 书 信 息

当代昆剧创作研究:1949-2021

丁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作 者 介 绍

丁盛

艺术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出版专著《当代昆剧创作研究》,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剧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第十四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第二十七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三等奖(2013),第三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优秀作品奖(2010)。


内 容 介 绍

昆剧(亦称昆曲)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剧列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昆剧艺术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也意味着昆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当前昆剧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保护与继承遗产,确保昆剧遗产能够按本真态传承下去。做好昆剧传承的同时,也需要有新的创作,正是历代文人、艺人的共同努力,才留下了包括剧本、曲谱与场上表演艺术在内的丰富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昆剧创作之路,过程曲折,成果丰硕,问题也有不少。对于该如何进行昆剧创作,创作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恪守传统,有的主张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有的主张传统为体、现代为用,有的主张实验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昆剧艺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创作观念?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评价这些观念主导下的当代昆剧创作?放眼昆剧发展史,当代昆剧创作有何贡献?要回答这些问题,需从影响当代昆剧创作的基本问题、主要观念人手,对昆剧创作涉及的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与美学观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分析代表性剧目的创作得失,揭示不同创作观念背后的深层动因,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当代昆剧创作的发展路径、历史贡献与问题所在。


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昆剧创作研究(1978-2014)》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性的初步研究。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论文以昆剧文学创作为主以舞台创作为辅,较少涉及音乐与表演创作,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书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经、以剧目为纬、以创作流程(剧本创作一舞台创作)为叙述逻辑,在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与深化:一是拓展当代昆剧创作研究的时间范围,从1978-2014年(36年)扩展为1949-2021年(72年),二是拓展昆剧文学研究的基本面,从张弘、郭启宏、曹路生等代表性剧作家,延伸至罗周、王焱等中青年剧作家,三是增加昆剧舞台创作专题研究,包括导演创作、表演创作、音乐创作与舞台美学等方面。由此形成了目前的五章内容,按论述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总论(宏观研究)-一分论(具体研究) --专论(专题研究)。


第一章为当代昆剧创作总论,首先梳理当代昆剧创作三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接着探讨影响当代昆剧创作的三个基本问题(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主导问题),继而辨析当代昆剧创作的三种观念(恪守传统、传统与现代结合、实验探索)与三种艺术形态(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从宏观方面为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第二至第四章为不同类别剧目创作的分论,即传统剧目新创作、新编古代戏、现代戏与实验作品的创作研究,包括文本、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几个方面和少量音乐创作研究。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文学方面,而不是舞台呈现,因此第三章只研究昆剧文学创作,不含表导演与舞台美术。对昆剧文学创作的研究,放在当代戏剧发展的整体语境下,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从戏剧文学角度出发,考察剧本的文学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二是从昆剧场上艺术的要求出发,考察剧本的体制、排场与曲牌联套,以及昆剧文学与场上表演的关系,以区别于一般戏剧文学研究。第五章为舞台创作专论,从导演(含舞台美术)创作、表演创作,音乐创作与舞台美学四个方面对当代昆剧的舞台创作进行专门论述。昆剧导演(含舞台美术)创作研究,从梳理昆剧导演的来源入手,考察导演创作重心的变化、对舞台美术的依赖及美学观念上的误区,进而探讨“导演的戏曲”是否为昆剧发展的历史必然这个较少论及的问题。昆剧表演创作研究,从梳理当代昆剧创作的两种模式一--即艺人捏戏与导演排戏入手,分析两者在创作观念上的区别,继而考察立足行当、跨行当和向其他剧种借鉴等不同路径下的创作实践,最后探讨当代昆剧表演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昆剧音乐创作研究,得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刘志宏教授的大力协助,我们共同商定好写作思路与论述框架后,从古代曲家们归纳的“倚声填词”和“依字行腔”的原则出发,考察不同创作类型的具体做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文乐关系,考察曲牌、曲牌联套与剧情的关系,二是唱腔设计,考察其是否遵循昆曲腔格的既定技术指标。昆剧舞台美学研究,主要考察当代昆剧舞台美学的新拓展一一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从“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内涵与创作实践出发,对照昆剧传统与昆剧美学,指出以“古典为体、现代为用”为核心的“昆曲新美学”不是新的昆曲美学,而是一种新的舞台美学,不仅适用于昆曲,也适用于其他戏曲剧种。


为了便于论述,以及避免歧义,在此对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做出界定:

1.昆剧。我们习惯将昆剧与昆曲并称。广义的“昆曲”包含“昆剧的概念,两者又各有侧重。“昆曲”包括清曲与剧曲。“清曲”乃文人雅士清工为之,“剧曲”既可作场上表演,也可作清工曲唱。“昆剧”侧重场上搬演,唱的“曲”是“剧曲”。本课题所论之“昆剧”指场上搬演的“昆曲”,根据需要有时也以“昆曲”来指称“昆剧”。

2.昆剧创作。昆剧创作有传统剧目新创作与新编作品两大类,前者是旧本新演,后者为新编新创。传统剧目的传承演出不在创作概念之列,若在前辈艺人传承下来的表演外有改动与新创部分,则属于传统剧目的新创作。

3剧目类别。《中国昆剧大辞典》将昆剧剧目分为传统剧目、新编新排剧目两类,《上海昆剧志》分为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剧目、移植剧目、现代戏四类。按这样的分类进行当代昆剧创作研究,会产生一些困扰。如《牡丹亭》《长生殿》的新创作,他们既是传统剧目,又是整理改编剧目,归到哪一类进行讨论合适?分类不当,不仅不利于研究,还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为此,需要对剧目重新分类。本书的分类原则是:将每一个剧目归人合适的类别,且一个剧目只归入一个类别。按此原则,将昆剧创作分为传统剧目新创作、新编古代戏、现代戏、实验作品四类。传统剧目新创作.指元杂剧、南戏与明清传奇与昆剧舞台上曾经演出的各类剧目(含时剧武戏、灯彩等)的新创作,即包括文本的整理改编,又包括作曲与唱腔设计,还包括舞台呈现的二度创作。新编古代戏,指完全新创,或依古代故事与小说创作,或从其他剧种改编、移植过来的古代题材剧目。现代戏是指以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现代历史和生活为题材的新编戏,这是区别于传统戏和新编古代戏的一种戏剧类型。实验作品,指新世纪后出现的融入昆剧元素、具有后现代戏剧特征的当代剧场艺术作品,具体来说,主要是荣念曾和柯军主导的系列实验作品。

4.研究地域范围。本课题以中国内地的昆剧创作为研究对象,除实验作品因其特殊性涉及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外,其余均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昆剧创作。

5.昆剧院团名称与简称。当前八大国有昆剧院团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的。在七十余年中,不少剧团历经撤销、重建与多次更名,如浙江昆剧团前身为1956年更名的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再之前为国风昆苏剧团、国风苏昆剧团)。又如湖南昆剧团,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湖南省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64 年更为“湖南省湘昆剧团”。1966 年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1969年“文革”期间被彻底“砸烂”,剧团解散。1972 年恢复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84年更名为“湖南昆剧团”。1998 年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几十年来,剧团更名过程复杂,若对某个院团不同时期的创作与其名称一一对应,不作说明的话,容易混淆与引发误解。考虑到本课题不是做昆剧史研究,所以除非必要一般以当前院团名称(或简称) 来替代其历史上的不同名称。与此同时,为了行文简洁,在需要使用院团简称时,依业内习惯将上海昆剧团简称为“上昆”、江苏省苏昆剧团(1977 年之前包括南京与苏州两个团)简称为“江苏苏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含1977年以后的江苏省苏昆剧团)简称为“苏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前身为1977 年成立的江苏省昆剧院) 简称为“省昆”、浙江昆剧团简称为“浙昆”永嘉昆剧团简称为“永昆”、北方昆曲剧院简称为“北昆”、湖南省昆剧团简称为“湘昆”、昆山当代昆剧院简称为“昆昆”。


此外,在本书正文之外收入两个附录。


一是论文《顾笃璜的昆剧传承观》。当前各大昆剧院团最重要任务是保护、传承昆剧遗产。真正意义上的昆剧遗产,就是经“传”字辈老艺人传承下来的几百出传统折子戏。这些传统折子戏是昆剧表演的范本,也是当代昆剧表演创作的基础与重要参照,其中蕴含着昆剧的表演方法、技巧、原则与美学追求。对于如何做好昆剧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如何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顾笃璜有许多思考,提出了具体的设想与方案,遗憾的是至今仍未受到昆剧界与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为此,笔者择其要点总结论述,附于正文之后。


二是《当代昆剧创作一览表》(1949-2021),按传统剧目新创作、新编古代戏、现代戏与实验作品四类分别制表,以供读者查阅。这个一览表根据现有昆剧志书、辞典、史著、论著、传记、报刊与互联网资料整理辑录而成,估计会有漏掉的剧目。此外,有些剧目主创不清楚,有些剧目创作年份不清楚,还有些剧目不同文献记载的创作年份不同,笔者也曾请部分院团帮助校核,但因其本身资料档案不全等诸原因未能如愿,只能根据现有资料择一相对可靠年份辑录,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方家指正。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