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 图书推荐--《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0-12-30浏览次数:207

书名:《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

作者:裴雪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

页数:342

ISBN:9787520363075


魏中林

雪莱数年前进入暨南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挂我名下。讨论研究方向时,根据硕士期间的研习积累和学术兴趣,他提出以明清戏曲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计划。我不懂戏曲,也未做过研究。但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学研究方向虽异,但一些基本规律是共同的,更何况暨南大学文学院长期以来累积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学术群体,堪可依托,于是支持了雪莱的选择。同时告诉他,古人尚且强调转益多师,现代教育更注重学术团队作用,信息条件下的学习,早已不是简单的师徒授受。学校聘用教师,挂名不挂名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挂名者可以作为学生研习的支点或平台,但学生要敢于和善于最大限度地用好众多教师摶凝起来的这个学术群体的资源。

印象里,雪莱是学生中灵性十足的一个。他的灵性不是简单的聪明,而是一种深刻的颖悟。他好像透彻理解了我那番大言欺人般的藏拙之论,于是,三年学习研究过程,成了他最大化地践行和诠释转益多师的过程。前前后后,他不但将暨南大学文学院的老师们请教了个遍,而且溢出学校,遍访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家,不时登门请益和旁听学习,也经常带了问题以音信相询。为了体察剧坛情况,常往复江浙一代、特别是苏州等地考察以往剧社历史遗迹,找识谱度曲的专家专题请教,观摩现在相关剧社等演出等活动,其博士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毕业后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现又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做博士后深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部论著。

临到出版之际,雪莱要我写几句话。目睹了他的问学成长过程,如果还有资格谈点读后感的话,我以为,雪莱的《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一书,表现了较明显的学术性创新、拓展和深化。首先是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苏州地区较为特别,明清以来一直是昆腔唱演基地和昆伶昆班输出根据地,其戏剧活动密度之高、县镇之发达,全国罕有其匹。明清苏州不仅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而且戏班演员、曲社曲友等戏剧要素均十分突出。苏州籍贯的演员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戏班流布于大江南北,本身就是戏曲史研究领域中极其值得关注的现象。将以上要素联系起来,作集约性梳理,无疑是在戏曲史研究上极具代表性。

其次是补弱和深化。目前中国戏曲史的研究中以“剧坛”为研究对象的并不罕见,诸如晚明南京剧坛、清中期扬州剧坛、明代南京剧坛以及晚明苏州剧坛等,基本以特定时间段的特定城市为主。“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作为昆曲大本营,在戏曲创作、演出、戏班曲社、戏台戏馆等诸多方面始终引领全国。此前涉及者不少,却系统论述不足。将这段时间中的这些问题宕开来说清说透,可以弥补戏曲史研究的不足,推进认识的深化。

三是视野开阔视角独到。研究视野既涵盖到地域、家族、科举、女性乃至市镇等诸多层面,又聚焦到吴伟业、尤侗、李玉等不同类型剧作家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研究视角别具特色,诸如从“清代康乾南巡”、“清代苏州织造”、“清代苏州常演昆曲剧目”等角度看待剧坛演化;从曲家、曲友、曲社、曲律等戏剧因素综合考量因缘变化。

四是实际体验与文献的结合。戏曲史的研究不同于诗文小说研究,诗文小说研究以扒梳分析材料为主,而戏曲则以演出为目的,是舞台表现的艺术。与目前大多戏剧史研究主要停留在剧本文学研究层面不同,雪莱本文定位在“剧坛”,这就决定了其学术目标是创作演出整体演变状况的描述。尽管当年的粉墨絃唱早已销声匿迹,人们也只能从文献记载当中有限了解演出状况,但间接演出状况的考察和体验对文献的理解和推知十分重要。雪莱于此用力甚多,不但尽可能考察江浙剧社戏班遗址、物件遗存,而且兴致浓厚地参与观摩现在昆、越剧团编排演出状况,向专家学习度曲和舞台知识,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舞台体验。这使他自然而然地紧扣清代前中期苏州地区的地域戏曲特征分析理解文献,往往能够鞭辟入里;结合该地文化面貌推进论述,由表及里,点面兼顾,生动鲜活,以至全文透达着一种当行本色的味道。

雪莱的这部著作特点鲜明,容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也挺明显。比如曲律和传播接受部分需要深化,文献的系统深入还有待提升,尤其对于罕见文献资料的挖掘有待加强等。雪莱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学习期间,亦曾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半年,继续发扬其转益多师的能力,期待新的学术建树,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以上拉杂了的外行感想,充作序吧。


2019.1.3


徐永明

雪莱博士的这本书,是他2015年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主要研究清前中期的苏州剧坛。内容包括清前中期苏州剧坛的概述、戏剧创作、戏剧演出、曲学声律、传播接受等。研究戏曲的人都知道,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中心,主要集中在元中央机构所在的腹里地区,包括大都(现在的北京)、真定(河北)、平阳(山西)、东平(山东)、开封(河南)等地。而明清传奇的创作和演出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省份,以城市而论,主要有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温州、临川等经济和交通较为发达的府县。苏州,无疑又是这些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府县之一,具体表现在:其一,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涌现了一大批的戏曲作家和评论家,如徐霖、郑若庸、陆粲、陆采、梁辰鱼、张凤翼、顾大典、沈璟、王世贞、沈自晋、徐复祚、王衡、冯梦龙、许自昌、金圣叹、袁于令、吴伟业、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张大复、叶时章、毕魏、邱园、朱云从、盛际时、陈二白、尤侗、叶堂、徐曦、顾森、胡雋年、潘炤、朱瑞图、舒位、周昂、沈起凤、石韫玉、吴镐等人。其二,苏州地区是明清“四大声腔”之一昆腔的发源地,直至今天,依然在舞台上传唱不衰,而其他三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或式微,或消亡了。其三,苏州地区是戏曲史上重要流派格律派、苏州派的大本营。

对苏州地区的戏曲研究,前人已有不少的成果。如我的导师徐朔方先生著有《晚明曲家年谱》,分为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三大册。苏州卷收徐霖等16位晚明曲家的年谱和行实,以一地单独成卷,足见人物之多,份量之重。此外,胡忌《昆剧发展史》、吴新雷《中国昆曲艺术》、邓长风《明清曲家考略全编》、康保成《苏州剧派研究》、李玫《明末清初苏州派创作研究》、周秦《苏州昆曲》、刘召明《晚明苏州剧坛研究》、胡瑜《清代常州剧坛研究》、王银洁《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雪莱博士在前人的基础上,在暨南大学魏中林教授的指导下,利用新发现的材料,撰成此书,我希望它能对苏州地区的戏曲研究有所推进。除了这本书外,雪莱博士目前还有两个题目在做。一是他的博士后工作报告《清代江南职业昆班研究》,二是他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至民国江南曲社研究》。如果说《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偏重于综合性的戏曲研究,那么,他的博士后工作报告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则是专题性的研究。从作家的文本创作,到演员的职业演出,然后到作家和演员的活动,三者既互相关联,又各有侧重,我们由此可以看到雪莱博士的戏曲研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虑,将清代至民国整个江南的戏曲创作和生态纳入他的研究范围。“前修未密,后学转精”,这是学术发展的规律。随着海内外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文献源源不断地被影印出来(如《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清代家集丛刊》《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清别集丛刊》《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明清总集丛刊》等大型古籍影印丛书),随着越来越多的古籍数字化产品被开发出来(如“中国基本古籍库”、“鼎秀”、ctext等数字产品和在线平台),现在的学者有了大大超越前辈学者的治学条件。因此,我期望雪莱博士能好好地沉下心来,利用现在有利的条件,挖掘与课题相关的材料,我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他一定会取得令人称羨的成就。

雪莱博士2015年暨南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了浙江传媒学院的一名教师。2017年以在职博士后的名义进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9年出站。作为联系导师,我与雪莱博士的沟通交往是非常密切的,他的性格和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印象是,既笨又好学。这里的“笨”,是指他对计算机的领悟能力。我开设了一门数字人文的课,里面涉及一些数据库和数字人文工具应用的技术,别的同学上过一次课后就掌握了,而雪莱博士前后听了三次,才最终掌握。从他听课和请教的过程中,我知道他非常希望将这些技术学好,能运用到他的实际研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运用QGIS等空间分析的技术,写出了三篇关于清代曲家和演员地理分布的分析性文章,其中两篇被C刊录用。另外还做了几幅戏曲地图发布到“学术地图发布平台”(http://amap.zju.edu.cn)。雪莱博士进站前对计算机接触较少,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这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勤能补拙,他最后变不利为有利,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以发表论文来证明了自己。相反,有的同学计算机水平很高,但不知道如何与专业结合,故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第二个印象是,喜欢交结朋友,善于和他人沟通。雪莱博士在未进站前,就和我的硕博生们相识,进站后,更与古代文学所的硕博生们融洽相处。加了微信后,他会时不时地向你报告行踪,倾吐心曲,请教问题。两年多下来,我与硕博生的交流总和也比不上与雪莱博士的交流多。正因为他喜欢结交朋友,待人坦城,胸无城府,故他认识的人难以胜数。第三个印象是,北人南相。这里的“北人南相”,不仅指雪莱博士的的身材长相,而且也指他的神情爱好。北方男人,身材总体上比南方人高大,性格以豪爽粗犷、敦厚朴实者居多,而雪莱博士身材匀称偏瘦,性格灵动细腻。他生于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著名曲师苏昆生的故里。中学时代,他随家迁居苏州吴江。硕士在广西就读,博士在广州就读,博士毕业后到杭州工作,因此,雪莱博士完全是一个南方化的北方人。因在苏州生活之故,耳濡目染,雪莱博士对昆曲具有特别的感情。他参加各种曲社学唱昆曲,有戏曲演出,也常去观看。知道了雪莱博士的经历后,对他作为河南人有昆曲的这一爱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2020年2月

于杭州


编辑:曾石如,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版式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