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 图书推荐--《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0-11-03浏览次数:131

书名:《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

(中华戏校)(1930-1940)》

作者:李如茹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2019-11

ISBN:9787104047919


李如茹

专家推荐:

这部凝聚着作者十五年心血的力作,向读者展现了九十年前一座新型学校的诞生。“中华戏校”由不同文化背景、志趣各异的李石曾、程砚秋、金仲荪、焦菊隐四位共同领导,他们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创业历程艰苦备尝。该书作者不仅治史严谨,更兼具中西文化的多元视角,她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期的报章杂志登载的文章消息、演出广告,以及对当事人口述历史的采撷,抉奥阐微,参互考寻,详尽清晰地理清了中华戏校的发展脉络和建成过程。“中华戏校”在战乱的困境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停办,但它十年中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在以后数十年里,这些优秀人才都是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中华戏校的存在无论在历史意义或是对今天的现实意义,都是不可磨灭的。


——曹其敏


开启中国戏曲教育的新纪元

如茹女史惠鉴:

寄下的有关尊著的资料,均已敬悉。奉读之余,不胜感佩。您身居异国他乡,仍以炽热情怀,潜心攻研京剧历史,冷而不躁地广为蒐集史料,爬梳剔抉,探赜索隐,默默地下了大功夫,苦功夫,这种勤勉严饬、执着认真的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京剧艺术的挚爱,内中又兼蕴含着一番母女亲情,令人称羡。

2010年,中国京剧艺术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艺术自此跨越了国度、民族、文化、地域及国家制度的不同,成为了世界的,甚或说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财富长久所有,具有了国际性和当代价值,焜耀寰宇,国人莫不为之自豪。


《新新天河配》之一

京剧形成180年以来,是一代代舞台表演精英,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熔铸的将诗、画、乐、舞融为一体的博大精深的舞台表演艺术,成为中国古典审美意趣结晶的载体,代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戏剧形式奉献于世,无以伦比,魅力无穷,正如有的评论所说:“作为中国的国粹京剧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痴迷与沉醉,无论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历史见证,很难有一种本土艺术形式具有如此大的辐射力。”(黄嘉师、宋洋文,载于2017《ABSOLUTE杂志》)

中国有句人们常说的艺谚:中国戏的演艺人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是怎样世代薪传着的呢?以京剧为例,民间传艺一般地说有四种方式:

(一)艺学家传。生长于伶人世家的子弟,承继家学,俗称“门里出身”,例如谭(鑫培)氏七代,梅(兰芳)氏四代、叶(春善)氏五代……赓续四代、五代的梨园世家,大有人在;

(二)投师学艺。出身于行外之家的子弟,寻师投拜,受其传授,承其衣钵,俗称“手把徒弟”“私坊弟子”,例如程砚秋、张君秋诸位皆是;

(三)科班坐科。早期为“以班带班”形式,由成年演员主演,童年生徒为配,边演边学,以老带少,谓之“大小班”;后来发展为只培训生徒传承艺业的科班,如富连成社、斌庆社、荣春社等;

(四)业馀转职业。(习称“票友下海”。余从来不愿这样说。将正式从艺视为“由上九流沦为下九流”从事了“贱业”,含有阶级偏见,实属微词贬意,今天言之,不妥)旧时梨园,这类名角儿不少,如龚云甫、刘赶三、金仲仁、言菊朋、奚啸伯诸公俱是。

上述四种方式,以第三种居多,因科班是演出团体,前、后台所需条件齐备,便于实践。即使出生梨园世家,或私坊子弟,也须“借台练戏”“搭班学艺”,如梅兰芳、周信芳、贯大元就是这样。

科班自19世纪道光年间,京剧初成时期的嵩祝成班,至咸丰年间由张二奎、大奎官(刘万义)主持的双奎班;同治年间由朱廷贵主持的小福胜科班、太监黄三出资开办的胜春奎科班、庆王府出资开办的小和春科班、程章圃主持的四箴堂科班(三庆小班);光绪年间,杨隆寿先后主办的小荣椿、小天仙科班、田际云主持的小玉成科班和后来的小吉祥科班,陈丹仙主持的小鸿奎科班、余玉琴主持的小福寿科班、叶春善主持的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陆华云主持的长春科班、靳庆云主持的德胜奎科班、李翼臣主持的承平科班、郭际湘主持的鸣盛和科班、胡海平主持的祥庆和科班;宣统年间李际(继)良主持的三乐(后改正乐)科班;民国后俞振庭主持的斌庆社科班和朱幼芬主持的福清社科班等。这些科班的主办人都是梨园伶工,当时的官府只管听戏娱乐,对培植人材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伶工自家经营,资金匮乏,办学年限都难免短暂。办学初衷都是为艺业传宗接代,梨园绵延有续,正如小荣椿科班建成时,师生们奉献的两块匾额上表述的愿景:“接续梨园”“传留永载”那样。


《鸳鸯泪》

京剧形成至1930的九十年间,前辈们兢兢业业,孜孜矻矻,严谨守业,传艺育人,不忘开拓,奋力竞争,把京剧推入了群星灿烂的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领军时代,显耀菊坛。就在这年(1930)京剧教育发生了变革,一座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校体制、新的教学科目施教的专业学府脱颖而出。这就是本书所要绍介的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简称“中华戏曲学校”)。它的教学是“实施高级戏曲职业教育,授与学生较高深之戏曲知识与技能,及改良与创造之能力,以养成适合时代能实际生产之戏曲及音乐人才,俾能在社会立足,同时培养其向上研究之基础”。(录自该校章则汇览)开启了戏曲教育的新纪元。

在它之前,1919年虽有“南通伶工学社”肇始了戏曲教育新的开端,但由于该学社地处江南一隅,办学仅仅三年,影响不大。而中华戏校的规模较为完备,筹划较为周密,主办人皆是通古知今、学养深厚的文化贤达,掌控着办学方向诸多方面,这在您的书中有详尽的阐述,于此不赘。


《新新天河配》之二

有一则应当充分肯定的是:新的办学理念,并没有率意丢失传统授艺的本体意识,主办人之一的焦菊隐先生说过:办学方针“采用科班之精神,学校之方法”。

如何理解“科班之精神”的涵义呢?余认为就是遵行科班传艺的诸多环节,不悖章法:

一、配备了精良硬整的教师阵容,延请梨园巨擘好佬执教,传授技艺,如王瑶卿、曹心泉、郭际湘(水仙花)、蔡荣桂、阎岚秋(九阵风)、高庆奎、丁永利、李洪春、郭春山等名师;徐凌霄、吴晓铃、华粹深、翁偶虹、陈墨香诸家具有真才实学的戏曲学者、编剧能手登台执教。校长、主任也亲蒞课堂授业。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材质,分不同行当教习正宗正派的功法,遵循规范,做到横平竖直,规规正正,不偏不倚,打下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底。

京剧表演的角色行当,是京剧程式化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既是剧中人物分类的系统,又是表演程式分类的系统。行当的划分,除了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地位、职业)外,更主要是依据人物的品格、性情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予以区分,从戏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谁反谁正,谁好谁坏;而不同行当又各有一套在唱念做打的嗓音、声调、肢体形态呈现上的表演程式和服饰装扮、面容化妆上多种多样的形象程式,区分鲜明,绝不混淆,使舞台上丰富多彩,色调斑斓,视听美妙,各呈馨逸。这是与外国戏剧表演明显不同的一个独有特征。分行而教成了不能背离的要则。有人说:“舞台上要演人物,不要演行当。”这句话不管是哪一位说的,有片面性,我不同意。同一人物由不同行当扮演,基调变了,表现手段必然随之有别,效果一定会不同,这是不能忽视的。中华戏曲学校没有忽视这点。

三、沿袭了“口传心授”的教学法。关于这一问题,我想多说几句:2009年,我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上介绍中国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时,引起了与会众多国家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和极大兴趣,叹服这种方法的独特效益,非同凡响。

戏曲表演艺术,是活在活人身上的活的精神形态,人在艺在,人亡艺失,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口传心授”,在业内曾经研讨过,持否定意见者都不是传艺者或学艺者,无亲身体悟。最有力的明证,就是纵观几百年的剧史,凡能登台演艺者,几乎无一人未曾经历过这一办法的冶炼,上至声名显赫的巨匠大师,下及名不见经传的舞台过客,贤者愚者概莫能外,在学艺上,没有“无师自通”一说。跟录音录像学的戏,无有师承,未经点拨,就学不到真谛。剧界有句俗话说:积累多年的经验诀要,犹如“隔着一层窗户纸”不点不透,能够懵懂一辈子。“口传心授”方法的袭用是中国戏曲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和美学意蕴所使然的。尤其是昆曲、京剧一类剧种,表演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通过“造形、传神、写心”达到“形神俱妙,气韵生动”的意境,遵循的准则是“物我俱化,神通意会”。

表演中的形体基本功、腰腿功、毯子功(跟斗、扑跌)、把子功、唱念功,以及诸多特技,如水袖功、髯口功、甩发功、帽翅功、翎子功等等,皆属于“外功”。这些,只要有明师的口传身授,严格以求,学生的潜心钻研,勤学巧练,就不难掌握它们。然而这些基本功,尚未注入角色的灵魂,赋予角色的性格,仅是“造形”的手段,仅是个“外壳”——当然这是绝不可少的,形之不存,神将焉附?造形乃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艺谚有云:“形似方入门,神似才到家”。“形”是“神”的载体,要达到“以形传神,心神并妙”方能雕琢出活生生、栩栩然的人物形象来,这就要靠“内功”。“发于内才能形于外”,要“演人写心”,“内功”的功力就上升到了第一位。而“内功”常常会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难。老师将自己理解人物、塑造人物的经验、心得,透彻、详尽地传授给学生,并加以启发、诱导,至于学生如何领悟、吸纳、消化、可就因人而异了。在不同素质的学生身上,就有不同的效应。孟夫子在《滕文公上》中有云:“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此才有教者的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外功”偏重于模仿,易于“口传”,“内功”偏重于解悟,要靠“心授”,启发、诱导恰切。老师在授艺过程中,企盼学生能跟自己通上“心气儿”,感应灵异,一点即透,教起来,进度就快,效果就佳,质量就高。这何尝不是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呢?历代戏曲舞台上,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境界的演者,毕竟不是多数。因为这不是掰着手能教出来的。俗话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在戏曲界又可以翻过来说:“有状元师父,没有状元徒弟”。两种现象都存在,有弟子超过师父的,也有弟子不如师父的,即是“内功不济”,没有学会“用心演剧”。表演艺术的传承者,外功与内功必须并进,尤应在内功上多下功夫,否则,在承袭上便会浮光掠影,不得精髓。古今中外,凡艺术门类,如舞蹈、歌唱、绘画,以及戏曲的学徒学子,在受业习艺时,都不是吃“大锅饭”、搞“大拨儿撮”的。“批量生产”是培养不出尖端人才的。这种手工业方式的“细抠”(精雕细刻)的教学方法,不能废除,不可舍弃。中华戏曲学校的教学承袭了这种方法。

四、沿袭了“成品教学”的方式。按“保古阐今”的原则,选择了一批大、中、小的传统骨子老戏为教材(包括濒临失传、久离舞台的老戏、节令戏,南派戏、流派戏,经典戏……剧目品类多多,恕不一一列举,请参阅本书第六章“演剧实习”记录),使学生通过学习,循序渐进,打下演艺基础,后期选入本校编创的新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督导实习演出,重视台上磨炼,让观众认可。据《珠光菊影》一书(第19页)转述宋德珠先生说过:戏校常演剧目“至少在300出以上”,他“主演和参加演出的,起码也百出有馀”。据统计,仅1939年一年里公演了346个日场、177个夜场,共计523场,何其可观。与广和、中和、吉祥戏院分别订有常年合同,并在报刊上设有评论专栏,重视实践之程度,可见一斑。

五、广为继承流派。延请了各派名家到校执教,留下了他们的佳作精品如王瑶卿先生作为主教主排,传授了自家名剧《雁门关》《天香庆节》《貂蝉》《缇萦救父》《十三妹》《苏武牧羊》(《万里缘》)与《孔雀东南飞》等;另如傅德威的先杨(小楼)后尚(和玉)派,宋德珠的阎(岚秋,九阵风)派,王和霖的马(连良)派,李和曾的高(庆奎)派,侯玉兰的程(砚秋)派,李玉茹的程兼梅(兰芳)派,陈永玲的筱(翠花)派,周和桐、王玉让的郝(寿臣)派,王金璐的杨(小楼,于永利教的)派,储金鹏的俞(振飞)派,徐和才的姜(妙香)派、李德彬的金(仲仁)派,袁金凯的李(洪春)派,还有李金泉、王玉敏宗法的李(多奎)派,他们多人都先后拜入了各派门下,成为嫡传的入室弟子。后来,宋德珠开创了宋派,李金泉形成了新李派,都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传承、发展各派的主将,卓有贡献。没有任何科班、剧校可与之匹比。

六、立德树人,以德为本,这是办校的初衷。陶熔公民道德,增进职业道德,立为必修课业。强调培树学生成为有别于旧时代的艺术新人,是办学宗旨。敬业乐群成为校训。许多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成为了传道、授业的良师。

中华戏曲学校的十年业绩,有力地说明办学人高级层面的艺术感知与京剧进化方面认知的相通,发挥了集体才智的正能量。十年固然不算久长,却业绩丰盈,出人出戏,社会声誉卓然,有若异军突起,势不可挡。随之,上海戏剧学校的“正”字班、夏声戏剧学校的“蔚”字班、四维戏剧学校的“维”字班陆续继起,甚至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戏曲学校的创建办学提供了借鉴模式,功莫大焉。

读书稿后,有所感悟:二十年前(1999年),曾请一位书法家为我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张挂壁上,作为座右铭,联语是“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不想竟与戏校第二任校长金仲荪老先生的意念相符,欣甚,幸甚!另使我联想到几位有良知的剧评家说过的警语:“改革不是改行(音杭),创新不是创伤,变易不是颠覆,出新不是异化,通俗不是低俗,熟练不是油滑,继承不是僵化,破格不是破体”言之不谬矣!京剧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核心体现,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在中国本土,国人有责任保护它;对海外,则应向全世界人民介绍它,传播它。这是当代戏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女训育员陈宽云老师(左四)、男训育员丁老师(后排站立)、

学生李玉茹(左三)和到戏校参观的燕京大学学生与外籍教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的对话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东西方戏剧艺术教育的对话交流还跟不上形势的步伐,仍处于自发和缓慢的状态。跨文化交流是世界各国人民和谐相处之所需。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更多的思想和智慧,以取得中国在这方面的话语权。通过尊著阐述的中华戏曲学校办学始末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将为传播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独树一帜的特色,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过去的岁月里,国人曾有一度甘于寂寞,缄口无语,实是受到了“极左”思潮和文化虚无主义影响,缺乏文化自信所造成。而今可以理直气壮地发言,增强文化自爱、自珍、自尊、自重和自信,与世界的多元文化共促共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最近对于北京富连成社科班的研究已经引起关注,海内成立了学术研究中心,上马起动。尊著对中华戏曲学校的研究,意义与此同等重要,必将引起社会的重视。为此,我热切祝贺这部价值无边的大作出版问世,惠及戏曲研究工作者和海内外的各界读者。拉拉杂杂草成此序,不成体统,尚祈指谬,谨此即颂。


暑祺

北京

钮骠己亥(2019)夏至于望巢楼晚晴书房

时年,八十又七


撰稿:钮骠,编辑:曾石如,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版式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