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 图书推荐--《翁偶虹编剧生涯》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0-09-09浏览次数:203


一个编剧的成长历程

——读《翁偶虹编剧生涯》


何为剧本?这虽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若给予一个完整的答案,却非易事。

翁偶虹先生是近现代百余年来中国戏剧史上一个奇迹。他自1933年受中华戏校焦菊隐之请始,至1983年为北京名旦温如华撰写了《白面郎君》止,50年间共创造了130多个剧本。翁先生倾其一生之精力,笔耕不辍,回答了何为剧本、如何编剧这一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理论。

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为偶虹。

翁偶虹的父亲是清朝政府的银库司库,嗜好京剧。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少年时代的翁偶虹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随其姨父、著名京剧花脸梁惠亭和名票胡子均学唱花脸,偶尔也粉墨登场。1926年,翁偶虹考入京兆高级中学,在入学的游艺会上饰演《托兆》中的杨七郎、《卖马》中的单雄信而初现身手。课余之际,常以票友的身份出入戏园,为避免家人的阻力,将原名翁麟声改为“翁麟生”,演出了《连环套》《法门寺》《群英会》《黄鹤楼》《李七长亭》等剧,声名鹊起。有一次,翁偶虹与名票友纪文屏在地安门大街同声戏院演出《连环套》,竟发现家父坐于台下。散戏回家后,其父非但没有责备,反而称赞道:“咱们家从你这一代起,就弃仕而优吧!”

从此,翁偶虹便走上了一条听戏、学戏、演戏、写戏、评戏、画戏(画戏剧脸谱)的艺术家的道路。1929年,翁偶虹从京兆高中毕业,受聘在京兆第二小学任庶务,工作也比较清闲,他就在上午写小说,下午唱戏。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成立,他被聘为兼职教员。1934年,正式到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35年被聘为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

翁偶虹的编剧生涯,始于剧评。而要成为一个好的剧评家,不仅要熟悉舞台,更要有一颗公允之心。他在入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之时,已是北平颇有名气的剧评人,当时戏校的校长焦菊隐为了提高学校学生演戏的知名度,便请翁为戏校的学生演剧写一些评论,翁则答道:“鼓励揄扬,都是应该的,但必须实事求是。”翁的为人和他评剧的态度,由是可见一斑。

《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首版于1986年1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我向诸位推荐的《翁偶虹编剧生涯》是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

08年版的《翁偶虹编剧生涯》,书前有解玺璋的序言和翁偶虹自己写的前言。解序中道“翁先生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经验,历时三年,终于写成《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这是翁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遗产。在这本书中,翁先生详尽、具体、生动地讲述了他创作每一个剧本的动机和成败,既不讳言失败的教训,也不隐藏历史的局限,而是据实写来”。

翁先生自己在前言中写道:“我自幼于攻学之余,即嗜戏曲。青年时期,也曾以票友身份粉墨登场,同时的报刊上写些评论、探讨戏曲的文字,结识了许多演员和研究戏曲、编写剧本的知名之士。因为一偶然的机会,供职于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耳闻目接,无时非戏,无处非戏,从此就置身于戏曲圈中,奠定了编剧为终身职业的基础。”在这条甘苦自知的道路上,翁先生认为,剧本并非是一剧之“本”,而是剧作者努力和演员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真诚的的默契和谅解”。编剧者所创作的剧本,不只是写成文字的东西,而是剧作者自己应当在“脑子里要先搭起一座小舞台”。

了解舞台、熟悉演员,为演员量身定作地进行编剧创作,是翁偶虹戏曲创作生涯中遵循的一条原则,至于所编之剧是否一定要搬上舞台,翁先生则并不十分在意。他自己在五十余年的编剧生涯中,写了百余个剧本,能够“实现于舞台之上的也仅仅是十分之六”。他说“每一个剧本的写作动机与成败后果,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事关系”,对于以往的历史,翁先生既不讳言失败的教训,也不溢美成功的鼓励,更不以今天的认识与觉悟指导从前曾写过的带有某些局限性的作品隐蔽起来。正是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态度,使得这部《翁偶虹编剧生涯》极具史料价值,十分珍贵。



《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分为42年小片断,叙述了翁先生一身从事编剧创作曲折、复杂的经历。翁先生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为演出、为演员而作,他不仅不程砚秋先生“量身定制”了《锁麟囊》《瓮头春》《女儿心》《楚宫秋》《通灵笔》《裴云裳》和《香妃》,还为金少山专门编写了《钟馗传》《金大力》、为李世芳编写了《天国儿女》、为宋德珠编写了《百鸟朝凤》、为吴素秋编写了《比翼舌》、为李玉茹编写了《鸳鸯泪》等……。翁先生这种编剧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将拟定演员的各自特点,巧妙地融合到创作之中,使得剧目与演员浑然一体,多面使得翁先生创作的剧本,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对此,富连成的主持沈秀水评述道,“偶虹的剧本,多亏了这些学生,而学生的艺术声誉,又多亏了偶虹这些剧本”。可见,剧本与演员之间的“匹配度”,亦是戏剧创作中很重要的环节,而翁先生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便很好地把握住演员与剧本之间内在的关联,从而为中国的京剧舞台艺术,留下一大批绚丽灿烂的瑰宝。

戏剧创作,不仅是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翁先生十分注重从多种戏曲形式中汲取养料,以丰富其京剧作品的创作。在他为校戏的学生李玉茹创作剧本《鸳鸯泪》时,翁先生就特别注意从梆子剧的“上八本”中汲取营养,将梆子戏中上八本中的传统剧目《忠义侠》改编为京剧的新剧目《鸳鸯泪》。在这出戏中,有一场变脸的戏,翁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却不知道传统梆子戏演剧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变脸”的。为了解决这个“关子”(京剧术语,就是技巧的诀窍),翁先生亲自拜访了高文翰、蒋士英等一批老艺人,终于攻克了变脸的“关子”。可见,一名优秀、称职的编剧工作者,不能只顾案头写作,必须熟悉演出、熟悉舞台、熟悉演员,方能创作出传世的优秀作品。

翁先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其他戏曲的表演艺术,他对于西方戏剧理论亦相当的重视。早年,翁先生曾与凌霄汉阁主(徐凌霄)有过笔墨之缘,在他的影响这之下,翁先生抱着“

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遍读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外国戏剧大师的名作,“以京剧为鹄的,掂一掂它与西洋名剧的分量究竟相差多少”。正是利益于学贯中西,翁先生既能“遍诊”京剧的“盟友古人”和“洋人的脉息”,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一个略通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基础”,积累了一批丰厚的“原料”,成为其日后创作的源泉和法宝。

《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不仅是翁先生戏剧创作的心路历程,也是他从事戏剧教育的以验总结,更是他与众多“名角”交往和心得。翁先生说,对于学术上的“畏友”,不应敌视,而应增进自己的进取之志。作为一名职业编剧,翁先生从来都不闭门造车,而是把自己的创作实践与舞台、演员密切地溶为一体,这也为什么他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交往了一大批著名的京剧演员和其他剧种的演员,并与之成为至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遍览《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我们不难发现:翁先生编剧的一大特点,便是他的创作能够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他在给吴素秋专门编写的剧本《比翼舌》中,就着力将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矛盾和妇女解放等尖锐的社会问题,纳入到剧本的创作之中。翁先生说这些家庭矛盾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就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荡晕出层层波澜,而这些波澜又都是围绕着石子而产生出来的“没有缺口的圆圈”,愈泛愈大,从而产生出许多不可挽回的悲剧。这些悲剧,在翁先生的亲戚朋友中,目睹耳闻,层出不穷,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也不同程度地尝到过这种苦果的味道”。因此,翁先生的创作,既源于生活,又能高于生活,使戏剧作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其剧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方能持久。

翁先生还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剧作家,他在《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写到,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摸索到一条经验,一个编剧者一生中所编写的剧本,不见得全部都能演于舞台,每写一个剧本,只能当作一次习作,不必殷切地期望它开花结果,但是在培植这个艺林作物时,又必须有开花、结果的信念,才能无愧于艺术良心。”

《翁偶虹编剧生涯》一书,不仅对于今天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教育,良有裨益,即便是对于青年人的成长和发展,亦多有借鉴之处。该书文笔雅隽,清新脱俗。08年的版本中,插有大量清晰的剧照,值得一阅。


                     撰稿 赵骥 编辑 曾石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