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图书推荐--《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19-04-29浏览次数:244

《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与什么对话,你就在哪里

   



1.谁是贾樟柯?

贾樟柯,山西省汾阳人,生于1970年。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


2.贾樟柯的“真相”

贾樟柯曾经在访谈里说,人类不会再出现能与宇宙对话的人物,所以神性在消失。

陈嘉映说,有个领导问他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为雅典带去了什么,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该这样问,而是一个国家应该为哲学带去什么。

钱穆先生在《湖上闲思録》中写道,“当知个人的生命依然是一个自然,一样的虚空胜过真实,黑暗胜过光明,一样在无边深黑中。人类的心智,则偏要在虚空中觅真实,黑暗中寻光明,那只有在人类大群已往历史文化的累积里面去寻见”。


3.不诗化的“贾想”

从1996年拍摄《小山回家》至今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始终怀有生命的良知。在《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以下简称《贾想》)里,贾樟柯对自己电影创作的一段历程进行回望,既有对中国电影的批判与忧虑,也有自己创作的喜悦和心得。最为可贵的是,贾樟柯在书中讲述了他童年少年时期的某些成长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在日后与他的电影世界是如何的勾连。

《贾想》以时间和电影为轴,每部电影为一章,通过每部电影“导演的话”表达贾樟柯本人对影片的评价。这是观众和读者接近贾樟柯电影思想最可靠的一个捷径。在“导演的话”之后,是贾樟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上发表的言论或随想。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里面却包裹着他与生命对话、与电影对话的真知灼见。

在这本电影手记里,贾樟柯对中国电影的批判与忧虑时隐时现。贾樟柯的电影启蒙是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然而,书中最尖锐批评的也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他说,他不敢相信一个拍了《秋菊打官司》的导演,之后会对权力如此崇拜。张艺谋、冯小刚、贾樟柯,这三位导演是中国社会文化最凸显的一个侧面,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做出的某种选择有所不同,却又很相似。张艺谋一直在把握时代节奏,从反思的八十年代走来,在九十年代走出国门,在新世纪的商业运作,在奥运会中的官方宣传,在好莱坞对名利的渴求……张艺谋一直在时代的漩涡中,他能迎着时代的风潮发掘自己,也能在时代的飓风中规避自己。冯小刚电影的讽刺,一直受观众追捧,他既拥抱这个时代又唏嘘这个时代。与张艺谋、冯小刚不同,贾樟柯是后来人,因为“后来”所以带着天然的逆反,然而,可贵的是,在这个骄傲的逆反中,贾樟柯一直守护一种“绝不妥协”。时代于他而言,是每一个行走的生命。他不关心时代,他只关注时代下“怎么样了”的人们。

很多人都说,喜欢贾樟柯的文字胜过他的电影。套用一句网红语,贾樟柯是被电影耽误了的诗人。在《贾想》中,贾樟柯既是浪荡街头的汾阳小青年,也是跟踪拍摄失业民工的实验导演,又是用电影言说恩怨情仇的江湖人。他以拍电影接近自由,用电影与自己对话,关心普通人,尊重传统价值和世俗生活。他说,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

撰稿 王晶,编辑 曾石如,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