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 图书推荐--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俗文学丛刊》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3-11-01浏览次数:15

书名:《俗文学丛刊》

主编:黄宽重 李孝悌 吴政上

编辑:汤蔓媛

合作出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九十年(2001年)


馆藏地:华山路图书馆302室——戏曲特藏室

主编序: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主流的儒家思想受到严苛的挑战,原来在这个体系中受到压抑的族群——妇女和居于次要地位的阶层——人民,开始受到普遍的重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新知识份子,对下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表现出无比的好奇和关心。在这样的時代氛围下,民歌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环,首先引起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的注意。一九一八年,在刘復的倡导下,北大成立了“歌谣征集处”。一九二〇年,一个比较正式的“歌谣研究会”在北大成立。一九二八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刘復,主持中研院史语所的“民间文艺组”,开始大规模的收集“俗曲”,成为今天史语收藏的俗文学资料的骨干。

这批俗文学资料卷帙浩繁,包罗万象。从印制精良、书法工整,专供满清贵族子弟阅读用的“子弟书”,到印刷粗糙、字迹拙劣、售价低廉、以一般民众为对象的小曲、唱本;从文辞典雅的昆腔剧本、淫猥粗鄙的滩簧小戏,到劝善惩恶、充满神怪色彩、果报思想的宝卷,可说是琳瑯满目、美不胜收。这些资料虽然在体裁和类別上有极大的差异,却在严肃的经典传统之外,提供了我们一个重新观察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新鲜视野。

对庶民文化的关心,当然不完全是当代社会的新兴现象。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叶知识分子对戏曲和民间文学、歌谣的重视,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再往前推,在明末或十八世纪个別的士绅官员其实早已经对庶民文化产生极高的兴趣。而在西方,这种对民众文化的重视和发掘,至少从十八世纪末叶及十九世初叶间,就已经在知识圈中流行。在赫德(J.G.Herder)等人的提倡下,各式各样的民歌选集大量出笼。

知识分子对民众文化的关心,虽然不是新兴的文化现象,但慎重其事地将“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化资料,当成学术研究的中心课题,却是过去几十年来发展出的新趋势。这个新研究取向,由欧陆和英国学者首开其端,到1980年代,在美国的中国研究中,也开始引起极大的回响。David Johnson、Andrew Nathan、Evelyn Rawski 在1985年编辑成书的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利用地方戏曲、宝卷、讲唱文学等资料,对明清中国的庶民文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是一本极具代表性和指标性的论文选。

在西方史学的影响下,各地的中国研究学者,也愈來愈重视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和大众文化的研究。站在这些学术潮流的前沿,重新回顾史语所前辈学者七十多年前的努力,我们不得不佩服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眼光和视界。由于他们的眼光和努力,这些在旧時代的北京馒头铺和上海街头普遍流传的通俗读物、曲艺唱本,才有可能在今天用这种高雅、精致的包装,出现在世界各地精英文化的殿堂。

在史语所的文物收藏中,俗文学资料是甲骨文、汉简、墓志铭、內阁大库档案和各种图像资料外,一项重要的收藏。在过去三十年中几波耗时耗力的整理工作后,这些文献终于能够问世流传,可以说是功德圆满。我们将一万二千多件的资料,分成戏剧、说唱、杂曲、杂耍、徒歌、杂著六个項目,分年出版。对每件资料的來历、內容,都有简要的说明,并在全书之后附制索引,以便利研究者查索。

在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娱乐媒体出现之前,戏曲、说书、讲唱无疑是民众日常娱乐的主要来源。但在娱乐之外,各式各样的民间文化形式,其实还扮演了文化传承、社会批判、讯息传递、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等各种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批资料就不仅是浅薄、软调的通俗读物,而有着更深刻乃至“严肃”的文化意涵。只要认真对待,我们必能在其中发掘出不同面貌的中国传统。


李孝悌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排版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