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 图书推荐-- 杨占坤:《娇花幽兰溢芬芳:论曹禺笔下经典女性形象的塑造》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17

《娇花幽兰溢芬芳:论曹禺笔下经典女性形象的塑造》

杨占坤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21年


作者简介:

杨占坤,副教授,中共党员,戏剧与影视学博士,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2003年——2011年,担任《中国话剧》、《外国戏剧》、《戏剧鉴赏》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5年至今,担任《文学导读》、《中国话剧》、《外国戏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曾编写《文艺常识》,编著《中外名剧简读》、《戏剧鉴赏》等理论著作。发表《曹禺戏剧批判精神永远闪耀》、《戏剧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中国传统悲剧精神的开拓》等多篇理论文章。创作《正午十二点钟》、《心垣》、《我是谁?你们又是谁?!》、《未庄》、《明天》、《告别》、《浮士德的悲剧》、《孔大人》等多部舞台剧。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并主持北京市教工委“双百行动计划”等重要课题。


跋(节选)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代表了曹禺戏剧创作的诸多艺术特色与戏剧成就,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作者笔下的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均以其独具的性格特征和炽热的生存意志,显现出生命力的澎湃,进而在中国话剧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绽放异彩。

多年来,对于这四部经典作品,话剧工作者们以自己的审美追求,于舞台上进行种种“多视角、新解读”式的再现,拓展了曹禺戏剧经典性的生命力外延,将话剧舞台点缀得绚丽斑斓。由此,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再现经典剧作?如何推动话剧艺术健康发展?仍是戏剧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此,再赘述几句,权作此书的收尾和对中国话剧未来的美好期许。

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思想内涵的深厚、人物情感的丰富,并由此体现出的典型性与永恒性。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对于曹禺经典剧作各式各样的演出和不同视角的解读,均来自于对原作文本的深刻理解与分析。所以,“再现经典”中的“再现”,是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等二度创作者对剧作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并结合时代特性与现实意义所进行的再理解、再认识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作品“经典性”的升华与展现。因此,“再现经典”的创作,二度创作者必须要崇敬经典,尊重剧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文本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演出立意,使观众在欣赏“经典”中获得审美满足和生命启示。

近年来,舞台上“再现经典”的戏剧演出已成为一股热流。如果“再现经典”背离原作精神,曲解经典,甚至解构经典;或仅是以“经典”为噱头,全然不顾“经典”的思想意蕴,只注重突出表现形式上的新奇,这样的“再现”无疑是对“经典”的伤害,观众也不会认可的。

走过一百多年历程的中国话剧艺术,如今面临诸多问题。我一直认为,抛开外部客观因素,戏剧艺术内在的改变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戏剧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了解艺术创作规律,熟悉舞台,心系舞台。曹禺曾经在很多采访中都谈及自己幼年看戏和中学时代演剧的经历对他戏剧创作的重要影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也曾写道:“这事情发生在我们离莫斯科约三十俄里的庄园上的一间厢房中。在那里架起一座儿童小舞台,挂着一块格子花布作为前幕。按照惯例,节目是由几个活人画组成的,这次表演的是一年四季。当时我的年纪约在二、三岁之间,扮演冬季一角。”“我的哥哥和我,在最早的幼年,就被带领去看意大利歌剧了。当时我只有六岁,至多是八岁。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因为我确信这很有益于我的音乐听觉,有益于我的欣赏趣味的培养和我的观赏力,使之渐渐习惯于美好的事物。”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无不深入舞台,了解舞台,在丰富的舞台实践中积累出创作经验。今天,一些戏剧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素养,没有舞台实践经验,不了解舞台,不了解戏剧创作规律,这是严峻而危险的问题。

其次,剧作者、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等创作者,要抛开“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错误观念,更不能走入“为形式而形式,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创作误区。戏剧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戏剧观念和美学追求,艺术创作应始终站在“人学”角度,关注“人”的心灵世界、关注“人”的精神苦难、关注“人”的命运起伏、关注“人”的异化过程。尤其是当下社会,人类面临空前的精神危机,在彷徨困顿中,人性的多面展露无遗,正是戏剧洞察人、透视人、把握人、让人认识自身的好时机。这就要求戏剧人必须保持崇高的艺术精神,不为名利所左右,不以戏剧为谋利工具,不忘初心,潜心创作,方得始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禺身兼数职,致使再无经典作品问世;他受困于政治气候,为强化阶级斗争而几度修改《雷雨》、《日出》,结果惨败。为此,他抱憾不已。吾等后辈,当引以为鉴。

再次,戏剧的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增强自身艺术修养的积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创作者的洞察力、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力,最终影响艺术作品的质量,也决定着个人艺术生命的长短。认真研究中外经典文学著作、戏剧理论书籍、哲学与心理学知识、音乐绘画等艺术,会从中领悟艺术真谛,把握戏剧本质,建立美学追求。这些对戏剧创作者内在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时下人们普遍认为,剧作者、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等创作者从事的是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文学底蕴的支撑,也不必成为各种理论的涉猎者。这种意识将戏剧艺术的创作视为简单的行为,在自负中拒绝学习前人总结的丰富经验,结果把自己封闭在有限的生活认知和狭窄的艺术视野之中,限制了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最终是难以创作出艺术精品的。没有艺术精品,就难以把观众吸引回剧场。那么,话剧艺术走向繁荣,也就无从谈起。

今天,中国话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应该表现在严肃戏剧、商业戏剧、先锋戏剧、实验戏剧等多种戏剧类型的并立,百家争鸣才能呈现戏剧的多姿多彩。但无论什么类型的戏剧,内在艺术质量和审美追求都是一致的。将内容、形式、意蕴相统一,并赋予美的呈现,这样的作品必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而失去艺术品格的作品,是不会被观众接受的。这更加突显了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最后,中国现代话剧的理论建设亟待加强,戏剧批评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没有系统性戏剧理论的指导,戏剧艺术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美学精神的戏剧批评,人们将缺失经验总结,缺失审美能力的提升。戏剧与生活、戏剧与人生、戏剧与命运的关系问题需要厘清。同时,只有戏剧本体、戏剧批评、戏剧创作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戏剧的演剧观、艺术观、范式美学的建立,齐头并进,才会为中国话剧发展指明方向,推动话剧艺术走向真正的勃兴。

剧场里,演员与观众进行的活人与活人的情感交流和每场演出的新鲜不同,是戏剧有别于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我始终坚信剧场的神圣性;坚信戏剧对灵魂的净化之功;坚信在法律、道德之外,戏剧会把困顿中的人们重新引向对“人”自身的无尽探寻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中。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