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 图书推荐--《上海都市与文明戏的变迁》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877

书名:《上海都市与文明戏的变迁》

作者:赵骥

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2021.6

ISBN:9787549635313


作者介绍

赵骥,社会史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早期话剧史和话剧文献研究,著有《话剧与上海市民社会》一书,并校勘了《新剧史》《新剧考》《新剧考证百出》等一批早期话剧文献,编纂出版了《民国话剧史料汇编》和《民国稀见话剧文献汇编及研究》等戏剧史料,两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艺术学)。


《上海都市与文明戏的变迁》是一部在搜集、整理民国时期上海文明戏史料基础上,对上海文明戏的历史沿革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的特色之一是全面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文明戏沿革纷繁复杂的史料,指出中国话剧运动的源头是早期的学生演剧,1907年清国留日学生社团春柳社的演剧为中国早期学生演剧运动之典型事件,其组织形式、演出风格总体上与国内学生演剧保持一致。

本书作者认为,中国的话剧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标签,社会性与艺术性、思想性并重。作为舶来品的话剧在进入中国本土之后,最初所面临的障碍有二:一是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二是语言的隔阂。上海的开埠,多元的文化、发达的工商业和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为话剧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话剧在进入中国之后,为了能够在市民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充分结合中国固有的戏剧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方可在市民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早期文明戏演剧中带有一定程度的唱腔,是各文明戏剧团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不可简单机械地以其演剧中是否有唱腔来区别所谓话剧演剧是否成熟。话剧运动,作为市民文化的产物,其发展的轨道是渐进的、多元的而非突变的。

文明戏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高峰是1914年上海六大剧团的联合演剧,史称“甲寅中兴”。以往话剧史学者认为,自甲寅之后文明戏全面衰退。而该书作者则提出了“后文明戏时期”新概念,认为文明戏继续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在上海市民社会中生存,且历时长久。其代表之一便是1915至1929年间的笑舞台,见证了早期文明戏向现代话剧演变、转化的历史过程。除此之外,上海文明戏演剧的另一大特点,便是诸多的文明戏团体置身于上海城市的公共空间——游艺场所和百货公司的屋顶花园。作者认为,文明戏进入游艺场所,并非是文明戏的衰落,而是文明戏为营造更大的演出市场、减少运营成本、争取更多市民观众,尤其是下层市民观众的一种积极应对。通过整理史料,作者发现游艺场所和百货公司屋顶花园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文明戏团体,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演“生命”漫长,如小世界的爱华社前后持续20年,永安公司天韵楼的柳社前后存世18年,新新公司屋顶花园的钟社存世12年之久。这些文明戏剧团长期坚持在城市公共空间演出,以其内容通俗、价格低廉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市民观众,为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的全面兴起培养了大量的消费群体,是中国话剧运动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文明戏经历了五四、五卅等文化、政治运动,其自身亦有较大的变化,在演剧方式上,白话的对白日渐成为文明戏演剧的主要方式,故游艺场时期的文明戏被称“白话新剧”,各文明戏剧团也因此而组织了所谓的“白话新剧公会”。在剧社的经营方式上,“后文明戏时代”的剧社亦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即商业资本介入文明戏团体的运营,原先剧团的演员渐渐地废止了包银制而采用公司职员制,如新新花园之钟社便隶属于新新公司,大中华话剧场的上海剧社隶属于万利贸易公司游艺部。文明戏剧团的职员化,使得“后文明戏时期”剧社的演剧情形与演员的收入之间没有了直接的关联,客观上使得演员能够集中部分时间进行排演、学习等,如钟社的负责人董天民便在后台定期组织演员进行文化补习等,对于提高文明戏的演剧质量颇有帮助。

七七卢沟桥事迹爆发后,上海沦为“孤岛”。此前的话剧史一直将于伶的上海剧艺社视为孤岛时期上海话剧演出的主力,该书作者则发现与上海剧艺社几乎同时期成立的绿宝剧场,也是上海话剧演出的一支劲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剧艺社解散,而隶属于新新公司的绿宝剧场则一直持续到1944年底,并且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一度亦长期驻扎绿宝剧场,并将美华、丽华两剧场亦纳入中旅之麾下。绿宝剧场成为40年代与上海天风剧社、上海艺术剧团、华艺、艺光和苦干等现代职业话剧演剧团体分庭抗礼的一支重要的文明戏演剧力量。

文明戏在其发轫之初,曾在很大程度上汲取和借鉴了传统戏曲的演剧方式,例如在演员角色分类上几乎是照搬了戏曲的分类方法,故而文明戏中亦有所谓的滑稽派。滑稽派原本是文明戏为的演剧方式之一,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渐渐地一枝独秀,脱颖而出,从原来的文明戏演剧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成熟、全新的演剧方式而备受上海市民观众的喜好。也正是由于滑稽戏与文明戏之间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市话剧行业的专门委员会便将话剧与滑稽戏并列,称为“话滑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文明戏的发展除滑稽戏分离之外,其演剧的方式亦从有形的舞台转为无形的电波——广播剧开始大行其道,顾雷音、王山樵等人为了进一步减低文明戏的演出成本,开始利用当时上海无线电频道开放的优势,以方言演剧的方式,利用电台演播文明戏,成为上海文明戏发展的又一全新的路径。

新中国成立之前,上海的文明戏在全国戏改政策的指导之下,亦试图继续改良,以趋于时,由王山樵领导的新生话剧团,曾一度在上海颇受市民观众的青睐。1957年,上海的通俗话剧专门做了进京汇演,1962年又再度进京,成为文明戏在上世纪60年代最后的遗音余响。至此之后,滥觞于晚清民初的文明戏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成为中国话剧史的陈迹。

本书的特色之二,便是对整个文明戏演变历史过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剧社的演剧情况进行了逐日的统计,以尽可能地复原早期文明戏的演剧史。一直以来,由于资料的匮乏,文明戏研究中(包括话剧)演出史的研究最为薄弱。本书作者依据当年《申报》《新闻报》《时报》《民国日报》等报刊上的广告资料,遴选了进化团、春柳剧场(新剧同志会)、新民社、民鸣社、笑舞台、导社、优美社、尚乐社、绿宝和红宝剧场等文明戏团体,以表格的方式,详尽地统计出各剧社的起讫时段、上演的全部剧目以及相关的编、导、演员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话剧的表演史做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的特色之三,便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演出说明书和演出特刊,不仅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昔日上海文明戏演剧市场的繁荣。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