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 图书推荐--《吕效平戏剧论文集》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07-05浏览次数:904

戏曲与drama的比较,东西方之别是偶然的,不重要的,比东西方之别更本质,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中世纪与现代世纪之别。


书名:《吕效平戏剧论文集》

作者:吕效平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2020.12

ISBN:9787305241642


作者介绍

吕效平,男,1955年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主编。研究方向为戏剧理论。

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工作,1994年师从董健教授研读戏剧戏曲学,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2017年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2010-2020年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

《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对正剧的质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戏剧学》编著,与陈恬、高子文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主要戏剧作品:

四场话剧《歌声遥远》1993年

改编莎剧《罗密欧,还是欧瑟罗》2003年

话剧《〈人民公敌〉事件》2005年

《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2011年

喜剧《蒋公的面子》2012年

话剧《杂音》2017年



最初接触戏剧,是做校园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开始做戏剧的学术研究,比较晚。进入学术以后,又不能安心,还是半个心思在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上,后来有了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和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分走的心思就更多了。加之生来的愚钝,学术成就很少,大概也就是说了两句半话。

第一句,我说,当代戏曲创作采用的是不同于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古典地方戏的一种新文体,现在它还没有名字,不妨就叫做“现代戏曲”吧。然后,我研究了这个“现代戏曲”的文体原则,它的“现代性”和“戏曲性”。这“一句话”很幸运:虽然我所描述的“文体原则”、“现代性”,尤其是“戏曲性”,往往被人提出商榷,竟或反对,但是“当代戏曲创作采用的是一种戏曲新文体”的观点迄今并没有受到谁质疑,甚至似乎已经成了当代戏曲研究一条“默认”的前提。实际上我的这个观点,早在十几年前,中国第一位戏曲学博士孟繁树先生就说过了,不过那时候,孟先生却被认为是偏激的,破坏戏曲传统和干扰主流戏曲理论的,弄得他从此脱离了戏曲学术界。十几年过去,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界的人事与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我这句话也不再被视为异端了。我很惭愧,在我的《论“现代戏曲”》里,居然没有提到孟繁树先生和他那些精辟的论述,如果我那时读过他那些文章,这就是学风和品质问题,如果没有读过他那些文章,也是学风和学养问题。我是在学风和学养上露了“怯”。我开始做戏剧学术,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那时候,孟先生已经离开此行,不再写戏曲研究的文章了,那时文科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在网上检索资料的便利。好在孟先生的那些文章与我的理论资源和思路都不同:他是从美学上展开,而我是从戏剧文体上展开的。

研究戏曲,我的方法主要是东、西方戏剧“比较的”。我的导师董健教授在给我出版的博士论文《戏曲本质论》所写的序言中说:“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的学术倾向,就是打破中外对立、古今脱节的‘情结’,把中国戏曲这一特殊的戏剧样式放在人类戏剧文化的大生存圈之中来考察,也可以说是把中国戏曲放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的砧子上来狠狠地敲打。”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戏曲”,就是戏曲的“戏剧化”(dramatization)。这句话一定不会像我上面说的那句话一样幸运,一定有人提出反对说:中国戏曲为什么一定要西方化呢?我的回答是:戏曲与drama的比较,东西方之别是偶然的,不重要的,比东西方之别更本质,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中世纪与现代世纪之别。所谓“戏剧化”,不过是“现代化”的更具体的,明确了方法与路径的一个概念。

我说过的第二句话,是“正剧没有多少价值”。这句话并不是我的原创,虽然它是属于黑格尔的,黑格尔的原话是“这个剧种没有多大的根本的重要性”,但这句话远没有我上述那“一句话”幸运。首先是我的同辈同行同事们不接受它:他们或者把我的文章题目“对正剧的质疑”改为“对当下正剧创作的质疑”,或者坦率地告我说“不值一驳”,或者更坦率地斥为“二百五”。我感觉“不值一驳”会是国内戏剧理论界对我这句话的普遍态度。好在年轻的陈军博士以他的专著《正剧批判》更全面地论证了我的观点;更年轻的高子文博士最近发表了他的论文《启蒙及其变奏:“正剧”概念在现当代中国大陆》,以辞源考据的方式支持了我的观点;研究俄罗斯文学的董晓教授也在他的专著《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本质论》《后记》里提及我的这一观点说:“我虽然暂时无法从学理上完全认同他的这一学术观点,但至少有一点我坚信,那就是,契诃夫的戏剧中没有正剧。”

高乃依自己把他的“新古典主义”悲剧奠基之作《熙德》称作“悲喜剧”。在我看来,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除去拉辛的例外,实际上就是先于启蒙主义悲喜剧的正剧。董健教授在《中国当代戏剧史稿·绪论》中把中国当代戏剧定性为“社会主义古典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正确和深刻的概念。我这本书中的当代戏剧批评都是从拒绝古典主义,呼唤现代性出发的。

我还没有讲完的第三句话是,欧洲中世纪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共通性要大于它与drama的共通性,东、西方的中世纪戏剧同属于pre-dramatheatre。这也就是为什么黑格尔说,“东方的世界观却一开始就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完备发展……在东方,只有在中国人和印度人中间才有一种戏剧的萌芽。但是根据我们所知道的少数范例来看,就连在中国人和印度人中间,戏剧也不是写自由的个人的动作的实现,而只是把生动的事迹和情感结合到某一具体情境,把这个过程摆在眼前展现出来。”“把生动的事迹和情感……摆在眼前展现出来”,这也是欧洲中世纪戏剧的特征。

可惜在这本书中,我还没有说完我要说的第三句话。

惭愧!我这本书,应该再晚几年出的。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