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 图书推荐--《浮世锦:王一舸杂剧传奇》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06-15浏览次数:872

书名:《浮世锦:王一舸杂剧传奇》

作者: 王一舸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2019.9

ISBN:9787515357393


王一舸,

昆曲作家,美术及文艺评论人。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


王一舸《杂剧传奇集》序

王一舸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创作班,本科时期曾是我的学生。这本杂剧传奇的集子是他学生时代至今、这十几年创作的一个积累和成果,也是他在戏曲创作领域从热爱到孜孜以求地探索的历程。这些年,虽不经常见面,但是一舸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我都看到了。几个月前,一舸找到我,希望我为这部作品集作序。我只想在此谈谈我对他的了解和对作品的认识,谈不上作序,更多的应该是相互学习。

作为一个成长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元价值观念交织的现代社会的孩子,能够沉下心阅读古典诗词小说、戏曲作品已实属难得;而进一步痴迷于古典戏曲、甚至尝试进行这一文体的创作,实在是凤毛麟角,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舸是唯一的一个。我们经常讲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承不仅仅是经典剧目的重演、各种视阈下的保护、或者演艺人才的培养,还应有年轻的有志青年在创作上的身体力行。虽然一舸的创作初衷很多时候是因为兴趣,但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承担了传统艺术传承的重任。

王一舸的这本杂剧传奇集,包括二十部杂剧和一部传奇,均是按照古代杂剧和传奇的体例而作。一舸自身过人的文学天分、努力自学的古典戏曲体裁的创作技法、以及在中戏戏文系四年的创作训练,使得他能够圆熟地运用各种创作技能,从构思到组织情节,从讲故事到情怀的表达,都能游刃有余,写出极具个性色彩、洋溢着出众才华的作品。他的这些杂剧传奇的突出特点是构思清奇,手法老练,误会巧合运用高妙;在内容立意上,能够立足当代现实社会,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进行了大胆的描写和褒贬。

这二十部杂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写作体例上的活泼自由:有的似元杂剧较为规整的四折一楔子,如《四冥录》,每一折写一个不同的故事,都是取材于历史中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前者如庄子、鱼玄机、徐渭、王世贞等历史人物,后者则有崔护谒浆、李益霍小玉的故事等;有的则似明清杂剧较为自由的形式,有四折,也有一折、二折或三折,形式自由活泼。在内容和取材上,也非远离人间烟火的才情自赏和自我抒发,而是与当下社会息息相关,直指现实,如《酒中七剧》、《镜对生》中的一些短剧,对社会上人情百态都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传奇一部《芦叶记》,是一舸十余年前本科毕业时创作的大戏。这部传奇的题材和构思虽是明清传奇中常见的才子佳人模式,但故事的构思并不落“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俗套,而是写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与男女之间“发乎情,止乎礼义”、真挚相知又惺惺相惜的情感,清新而哀伤的情节也传达出对女性的尊赏和对命运不公的怅惘之情……《芦叶记》虽然篇幅不长,只有十四出,但体例上是较为严整的传奇戏曲体例——曲牌运用规范,语言典雅,辞藻工丽但不浮夸,人物语言肖其声口,副末开场、下场诗等传奇写作的要素一应俱全。要知道,昆曲的曲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专门的老师教授,靠自己花时间学习、看懂就非一般人能做到,能够熟练运用昆曲曲牌进行创作,那实在是难以想象的,而那时的作者,只有二十岁出头。在一舸早期作品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作者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与才情的恣意驰骋,和他后来作品中体现出的成熟老辣、通脱自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舸的这些杂剧传奇作品,虽然用的是古代文学艺术的体例,但作品涵盖的题材、涉及的生活面却很丰富,他的作品取材有的很现实,有的看似荒诞不经,却也极富象征意义:有古有今,有实有虚;有普通市井细民生活状态的摹写,也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有重写故事、也有新编故事;有代人抒情,也有今古同怀;有物候节令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当下各种或本土或西方节日中的人情百态;有文人的诗化气质,郁郁不平,也有小情趣小浪漫;有金元风范的阔大气息,也有细腻的对人物的感知……

他的作品让我联想到明代两位杂剧作家,一位是人所熟知的万历时期的徐渭,一位是被称作狂士的明末剧作家黄方胤。很多时候,一舸仿佛得了徐渭的真传,他的作品,骂世、愤世、刺世中也充满某种荒诞感,但他比起徐渭的那种自我吞噬精神,更多了些从容、自如与淡然,这一点当然与他身处的时代、对生命的认知以及个体人生的处境息息相关。一舸这部作品集中的一些杂剧也像黄方胤杂剧一样,展示了世风颓废、人心堕落,对市井陋俗的进行了真实而犀利的描写和批判。黄方胤的杂剧虽然格调不算高雅,但他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有价值的,如清代曲家焦循所言:“皆举市井陋俗,描摹出之”,这在明末思想文化和艺术观念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具有很强烈的追求叛逆、个性自由的意味。一舸的不少杂剧作品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黄方胤的杂剧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对时代的关注和把握是敏锐的,对现实中丑恶与不公的批判是尖锐的。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新时代艺术青年的责任感与艺术追求。一舸的作品文风轻松活泼,虽然直指社会的阴暗面,但笔触并不沉重,而是以调笑、戏谑的手法展现人情百态。

一舸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在绘画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的禀赋,使得他身上有着非常浓郁的文人气质,还隐约带有古代士大夫的某种狂狷。但一舸的狂狷体现在骨子里的超凡脱俗,日常生活中的他更多是谦谦姿态和恭敬礼貌。狂狷也好,谦谦也罢,其中肆意流徙着的是作者纯净的灵魂和天性,不以外物为转移,在今天显得尤为可贵。



蔡美云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板式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