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 图书推荐--《观物取象——中国本原哲学体系的葫芦崇拜及图示研究》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06-07浏览次数:921


书名:《观物取象——中国本原哲学体系的葫芦崇拜及图示研究》

作者:胡继宁

出版日:2021年5月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03-2549-4



作者简介

胡继宁男,1975年出生于安徽广德。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导师油画大家、美术教育家靳之林先生。201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导师章德明教授。现为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绘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艺术部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徐悲鸿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油画家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当代油画研究、本原文化与民间美术、人类学绘画。


摘要

本论著是围绕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下的葫芦崇拜及图示研究来展开。葫芦多籽繁衍的特性与原始初民繁衍与生命意识相吻合,而且葫芦的自然形态与女性怀孕的体态极为相似,形成了远古时代以母体生育信仰为本质的葫芦崇拜。从远古时代的葫芦崇拜和神话传说,活态的葫芦崇拜实证及其民俗遗存,出土的葫芦崇拜器物三方面材料相互印证和补充,表明了葫芦崇拜母体生育象征、绵绵瓜瓞的繁衍内涵几千年来深入在中华民族群体社会生活、风俗礼仪当中丝毫没有断裂,并由此孕生了中国人对宇宙天地所特有的观念和思想以及观物取象的表达方式。西北青甘高原地区为古羌戎氏族的发源之地,以西北至西南地区大量的活态实证和遗存来分析,反映了这片广大区域的民间群体文化以葫芦(自然崇拜)、虎(图腾崇拜)与伏羲(祖先崇拜)合一的古羌氏族原始信仰为基础的。葫芦在远古神话中作为人类的始祖,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由葫芦崇拜的母体生殖信仰及其观念的衍生,构成了中国原始哲学的主体内涵和核心思想,并影响和促进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中国艺术体系是在中国哲学体系下形成的艺术表现,主流的文人系统与广大的民间艺术系统都是其观物取象的体现和表达。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起脉络,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从事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所面临的思考和课题。


本书·序

继宁是学者型的画家。

成就继宁学者身份的便是这本曾经作为他博士学位论文的专著。

继宁画画拼命,尤其对田间地头生机勃勃的景物,瞬间即可用奔放的笔触在画布上呈现出自己的感动,画中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礼赞。这也是当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招生的考场上,其作品被先生们认可的关键。尤其是靳之林先生,甚为欣赏他以瓜棚为主题的系列创作,认为他在早期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民族文化的血液,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生命崇拜和生命信仰暗流其中。这也促使继宁将博士论文的方向确定为从民俗文化中的物象介入中国本原文化内涵的研究,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自己创作的给养。

为了完成这一命题,继宁奔走于全国各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足迹遍及浙江、山东、福建、云南、甘肃等我国悠远的古文化遗址和民俗艺术的现存之地,收集材料,探寻古迹,体悟文明的繁盛兴衰,最终完成十数万字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一致好评。

继宁的研究以“葫芦”为介质,在“本原性”的哲学观念研究框架之下,深入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是靳之林先生终其一生,从民俗事象进入理论研究的成果,其核心思想可以概述为:

(1)以“阴”和“阳”作为阐释万物形成的朴素哲学观;

(2)以生命循环往复为永恒的艺术表现主题;

(3)以图腾感生和图腾护佑为内容的崇拜信仰;

(4)以观物取象为方式的造型(形)手段。

本原文化的研究对象起始于六七千年前,在人类进化史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人类文化具有一定规模呈现的开始。这里就埋伏着一个必须解答的问题:考古学上对人类历史的发现有近三百万年,区区六七千年何谈人类“本原”?所以,这里的“本原”其实也只是一个相对能给我们提供比较充分材料的起讫时间。迄今发现的六七千年前至三千年前的人类遗迹、遗物以及图像和符号告诉我们,在这个时期,人类的观念意识已经不再七零八碎、星星点点,而是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从东至西几乎跨越地球上的所有大块陆地。

那么,为什么我们通常所称的“原始文化”会在六七千年前至三千年前的时间里系统地呈现?在中国,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并不可信的“传说时代”曾描述了这段时间之前的“大洪水神话”,大洪水几乎让人类濒于灭绝;西汉有书叫《淮南子》,书中这样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在中东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也记载了这么一个大洪水时代;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和玛雅文化中,也都有类似的关于大洪水的记录;基督教里的诺亚方舟更是现代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看来,大洪水是人类共有的历史记忆。或许是大洪水淹没了之前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灾难促使人类智慧的迸发,幸存和再生的人们由此开始对自然和自身产生不同于以前的审视角度,人类的文化史从此出发。

中国的古史传说中,洪水之后伏羲、女娲兄妹通婚,重新繁衍人类;并且,伏羲以超常的智慧面对灾难思考人类的未来和自然的规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易”时代。古史上伏羲之易被称为“先天易”,按日月对自然的不同作用建构了“阴阳”阐释逻辑;后又有炎帝以此为基础推演出“连山易”,那时洪水并未退去,大概地球的景象是人类居住高处,极目所见皆山连着山吧,而炎帝以山中之物固定了人们的生活依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再后黄帝推演出“归藏易”,那时洪水已退,肥美的土地显露,人们从山上下来,进入耕作时代,因此黄帝才具有“土德之瑞”;再后来便是我们使用至今的周文王姬昌推演的《周易》,它成为了中国儒道文化的基础。中华文明“易”的历史便是人类智慧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

故所谓中华文明之始的伏羲时代,已经是一个在创造观念体系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一切均应是这个体系下的衍生之物,不能无中生有、随心所欲,而应是在同一种体系和观念规范下的创造。也正是有了这种规律,我们才得以获得进入该研究领域的钥匙。因此,所谓本原文化研究,首先便要以这种系统性为建构基础,以考古出土的器物及图像符号为研究材料,以仍存活在人类民俗生活中的文化和艺术作为最直接的验证。

1.原始社会遗存及其图像符号是本原文化的记录

数千年前祖先们留下的东西自然是本原文化研究首先关注的对象。原始时期的文物和图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记载,以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们,是对原始文明最接近的“还原”。与考古学不尽相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专注于附着其上的观念内容;与美术学不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并不注重它们在形式上的视觉审美规律。

由于时代久远,图像的释义功能已远不如文字准确清晰,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远古图像在考古学的释义上不能是一种形而上的猜测。中华文明自始至今都未曾断裂,民俗文化的迟滞性发展使它成为原始文化的继承者,从而形成对历史文物内涵的直接观照。

2.民俗生活是本原文化的当代载体

我们常说人类在创造生活的时候也创造了艺术。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创造虽然是从生产生活实用出发,但它们的创造者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人,在创造过程中必然积淀了民族群体文化的哲学意识与美学意识。后来,原本不分高低的群体意识被分裂为所谓的民间文化和文人士大夫文化。我想这一切是否是因为文字的诞生呢?因为前者的再创造依然是如原始人群那般基于生活的必需和口传;而后者则是基于文字的抽象思维和复制传播。从此,人类艺术开始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发展,虽有交叉,但基本并行,并由此形成两个艺术体系和两类文化艺术遗产,一个是从史前文化开始的仍然从事体力劳作的创造群体的文化艺术遗产,一个是以个体出现的上层文艺精英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前者趋同,后者求异。因为趋同所以连续而稳定,民间文化便是以它的“迟滞性”让我们从中找到本原文化的踪迹。

当代还存活在民俗生活之中且可以作为本原哲学观念表征的民俗艺术符号有十字纹、卍字符、渔网纹、人面纹、山形纹、鱼形纹、蛙形纹、抓髻娃娃、拉手娃娃,以及动物图腾符号虎、羊、鹿、鸟、牛等,还包括民间日用器物符号盆、罐、瓶、壶、盘、扣碗等。

葫芦被改造后,作为民间生活常见的日用器物,也常常出现在民间艺术活动和民间艺术作品之中,承载着丰富的本原文化内容,在中国文化的起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继宁的研究从古史传说进入,从现存的民俗事象中取证,既完整呈现葫芦“个体”的文化内涵,又以此为据揭示中华民族悠远深邃的文明起点,同时突破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的通常界限,将两种文化艺术形态纳入同一根脉。

论文付梓,在学术的层面将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


朱亮

2021年4月

本书·前言

2013年9月,我有幸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油画大家、本原文化理论体系的奠基人靳之林先生。靳先生是成就卓越的艺术大家和著名学者,从先生早年的《南泥湾》《毛主席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罗盛教》《公社女书记》等经典作品,到晚年开创的油画激情大写意学派,以及靳先生耗费毕生精力考察和研究所创建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影响着我。20世纪50年代,靳先生作为董希文先生的助教,协助董先生进行“油画民族化”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董希文先生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归根结底是在探究有没有中国人自己的气质和文化血液的问题。靳先生继承和发扬了董希文先生“油画民族化”的学术思想,结合民间群体生活和地下文物考察成果,构创了中国本原哲学体系,并将其核心内涵“阴阳观”和“生生观”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他的艺术实践中,以情领笔,以笔领气,进入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油画激情大写意的自由抒发状态。靳之林先生作为民族文化研究和艺术实践的集大成者,为我们展现了作为艺术大家所需要作为支撑的博大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艺术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部分是几千年来文人士大夫的精英艺术,另一部分是更加完整地保留在民间群体生活中的民间文化艺术体系。后者更能体现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人民的气质和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体系,其源头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原始社会就业已形成的中国本原哲学思想,并且流传数千年丝毫没有断裂,无孔不入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入学以前,我曾以“葫芦”为主题进行过一系列的油画创作。我出生于农村,农村人对于葫芦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我老家许多风俗都与葫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初我画葫芦,更多的是出于对原始生命力的感动,当然也有文人画传统的写意情结——金农、徐渭、吴昌硕、齐白石都画过葫芦。而事实上,中国的“葫芦”文化不仅渊源流长,而且地域跨度极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紧密相连。正是基于以上诸因素,靳先生要求我将艺术创作和民族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充分地通过“葫芦崇拜”的深入研究进入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于是,在靳先生的指导下,我围绕着“葫芦崇拜”进行了一系列的博物馆考察和民间群体生活的民俗考察。

中华民族葫芦崇拜的历史形成要上溯到远古的古史传说时代。洪水神话中伏羲、女娲兄妹依靠葫芦避洪灾,继而兄妹成婚繁衍人类。葫芦在洪水神话中不仅扮演着救生工具,更深的隐喻是混沌宇宙母体、开天辟地化作人类的始祖。那么,同葫芦与伏羲、伏羲与女娲、伏羲与八卦、葫芦与中国哲学观等有关的内容,都成为了我需要研究的课题。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我相继针对浙江河姆渡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苏北南通童子会、金陵南朝陵墓石刻、崧泽文化进行文化考察和实地调研。2014年春节,在导师靳之林先生的率领下,一行人到陕北延川小程村、碾盘村进行黄河原生态文化考察。黄河九曲十八弯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天造地设的乾坤湾,给人以大气雄浑、苍苍茫茫的宇宙混沌意象,这是中国本原哲学中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黄河流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正月里的黄河灯会“转九曲”,横向的五行八卦九宫和纵向通天通地的“老杆”构成一个立体宇宙观念。中国人的宇宙哲学观都被涵盖在这个灯场里面。三百六十六盏灯中的三百六十五盏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出的一盏灯给神灵。这次跟随导师所进行的黄河原生态文化考察,使我真正进入了民间群体生活中,并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就保存在老百姓的群体生活里。

研究葫芦崇拜的文化根源,就会进入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伏羲。伏羲的出生地甘肃天水和伏羲陵墓所在地河南淮阳,以及以伏羲、女娲为始祖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势必成为我考察的目标。2014年3月,靳先生亲自带领我们几位学生来到河南淮阳考察太昊陵祭祀活动和伏羲文化的遗存。太昊陵庙会热闹非凡,有许多售卖泥泥狗、泥哨和伏羲虎图腾布艺制品的摊位。靳先生为我们介绍“草帽老虎”等当地民艺、民俗的哲学内涵,并走访了当地制作泥泥狗的民间艺人,听他们讲述当地的风俗和人祖爷的渊源。2014年10月、11月,2015年6月,我先后三次来到甘肃天水考察,以天水市区的伏羲庙、秦安大地湾遗址、三阳川的画卦台为中心展开对其及周边的民俗调查。2016年新春伊始,我踏上云南高原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土地,考察彝族“葫芦崇拜”和“虎文化”的活态遗存。通过大范围考察研究西北地区伏羲文化和葫芦崇拜的文化遗存,西南地区诸如彝族罗罗颇支系的“葫芦”与“虎”合一的远古文化信仰,并结合考古出土的文物、古籍文献及其神话传说,使我比较清楚地掌握了中华民族葫芦崇拜的形成来源、发展脉络及深厚的哲学内涵。

本论著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根据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指导意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改。这几年,又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与信息,使得论著进一步完善,并获得上海戏剧学院学术专著出版项目经费资助。


本书·目录

前言1

绪论5

第一章中国原始葫芦崇拜的起源和传说15

第一节原始社会产生葫芦崇拜的时代背景16

第二节考古出土的远古时代葫芦器物20

第三节葫芦的创世神话与传说30

第四节葫芦与虎:古羌伏羲氏族的图腾41

本章小结50


第二章葫芦崇拜的遗存和活态实证51

第一节西南彝族的葫芦崇拜信仰52

第二节西北地区的葫芦崇拜遗存及其变体66

本章小结76


第三章葫芦的哲学意象:混沌77

第一节混沌观念的起源与考释77

第二节混沌观念的实际应用80

本章小结89


第四章观物取象:葫芦崇拜哲学观念衍生91

第一节阴阳观和生生观92

第二节射天、胜、生命树与通天观103

第三节圜天旋转图示与生命之花121

本章小结128


第五章葫芦观念的造型与图示表现129

第一节民间美术创作中的葫芦图示129

第二节中国传统绘画的葫芦图示145

第三节葫芦图示在当代语境下的转换155

本章小结157


结语159

参考文献163

附录169

致谢175

学术成果统计176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板式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