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化转型中的当代戏剧》
作者:丁罗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2021年02月01日
ISBN:9787545819939
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电影史论研究专家。《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辑戏剧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版)戏剧支中国话剧分支主编。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电影观念史》等,并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剧影评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以及国家与上海市哲学社科奖、高校优秀成果奖、“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中国文化奖·评论奖”等奖项。
内容介绍
此书是丁罗男教授继《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1999年)之后的第二本论文集,选录了自新世纪以来的32篇文章,是作者近20年来学术研究的心得。这些论文大部分发表于《文艺研究》《探索与争鸣》《戏剧艺术》《艺术百家》《中国文艺评论》《艺术评论》《上海戏剧》等刊物,有的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报》等全文或摘要刊载。
如果说《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一书,体现了丁罗男对近百年中国话剧历史发展的全景式打量,那么这本《文化转型中的当代戏剧》,则体现了其对中外文化与戏剧现状的关注,追寻了近三十年来文化转型对戏剧的影响。以往戏剧史研究比较注重相关的社会、政治和文学思潮,而当今学术界更强调整体的文化发展背景。事实正是如此,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两次文化转型,对当代戏剧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立足“后新时期”来看,离开了大众文化潮流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许多戏剧现象就解释不清楚。当代戏剧创作观念的变化、剧场意识的增强、表现形式的更新,都可以从文化方面找到根源。
此书分成三辑,贯穿着“当代”和“文化”两个关键词。
第一辑“文化转型与戏剧走向”,论述了进入21世纪后文化转型对戏剧的影响,其中《大众文化、后现代思潮与戏剧创作》《“后戏剧”与中国文化语境》《论当代戏剧的反仪式化倾向》《呼唤一种剧场“新理性”——论当代戏剧的文化精神缺失》等,都试图从理论上梳理当代戏剧的变化与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这两股文化思潮的关系。
第二辑“当代戏剧研究与评论”,对象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戏剧。开头两篇“序”“跋”和《透视中国当代实验戏剧》为概览式的述论,其余文章的重点还是针对80年代新时期戏剧的革新潮流,以及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后面选收的几篇剧作分析与剧评文章,包括经典和原创两个方面的剧作,其中关于《雷雨》主题的多义性解读、对新版《原野》的演出批评,以及《狗儿爷涅槃》与新写实主义的特色等篇较有代表性。
第三辑“历史研究的当代启示”侧重于探讨话剧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也谈“文学性戏剧”与“热闹眼睛”》一文,是对“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晚清外国戏剧接受研究中某些观点的质疑,落脚点还是在当下。此外,关于五四“戏剧改良”论争的再思考,关于田汉、曹禺研究的当代价值、戏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关系的思考等几篇,也都强调了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文集中最后两篇谈表演的文章,是作者深感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太少,值得做一点开创性的研究,因此为相关的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史论专著撰写了长篇序文。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