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 图书推荐--《上海剧艺社研究》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05-25浏览次数:1038

书名:《上海剧艺社研究》

作者:穆海亮

出版日:2021年3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81116


内容介绍

上海剧艺社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进步职业剧团,堪称孤岛时期及抗战胜利之后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书首次对上海剧艺社展开深入、系统的专门研究,从剧团组织、剧目建设和舞台艺术等三个方面,探究其组织特点、艺术成就及历史局限。在具体深入的个案研究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戏剧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这一兼具个性与典型性的剧团为切入点,对中国话剧的艺术构成、生产体制、内外关系等进行立体考察和多维阐释,进而从新的角度揭示现代话剧发展、成熟、分化、变异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作者介绍

穆海亮,1980年生,河南濮阳人。南京大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史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在《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南大戏剧论丛》《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近百篇。曾获“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啄木鸟杯”优秀文艺评论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黄河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



上海剧艺社

与中国话剧的生死逻辑

马俊山

这是一部研究上海剧艺社的书,是一本值得读,也值得收藏的好书。这样厚重坚实而不失现实意义的著作,在中国话剧研究中还不多见,仅有的几种,作者多为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博士。

应该说,系统的话剧社团研究是从南京大学起步,从我所指导的几位博士生做起的。为什么要集中力量,系统地研究话剧社团,其学术依据,我在吴彬的《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的序言中已经说过一些。简而言之,即戏剧社团作为演剧组织,是全部戏剧活动的枢纽,各种艺术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汇合点。所以,社团研究更能全方位展现一个时代戏剧的独特风貌,也更能深入揭示特定时代戏剧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当时还很少。有不少研究生跟我说起他们读书时的困惑:看了几种话剧史,包括通史、思潮史、文学史、演出史等,也读过不少剧本和传记,翻阅过各种期刊杂志,但是总觉得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与微观的艺术实践之间,缺少一些必要的中介。没有这些中介,话剧的历史叙述,实际上是碎片化的,是拼凑而成、缺乏有机性的。我觉得,社团研究或许可以充当这样一个汇聚各种艺术与社会要素、沟通宏观与微观的学术中介。于是,便有了这一系列填补学术空白的成果。

穆海亮为何选择上海剧艺社作为研究对象,书中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主要是因为上海剧艺社在中国话剧发展成熟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是它很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但它又很特殊,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特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合法演剧;二是处境特殊:置身租界,多方掣肘;三是使命特殊:完成从政治戏剧到市民戏剧,从业余演剧到职业化的转型。

上海剧艺社是孤岛时期上海话剧运动的枢纽和明灯。它以近乎悲剧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在中国话剧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感人至深的篇章。在上海剧艺社这出跌宕起伏、生生死死的大戏里,主人公无疑是于伶。作为爱美剧运动的亲历者,“剧联”和“文总”最后的负责人之一,于伶对于中国话剧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出路,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1935年之后,他积极参与发起了演剧合法化、正规化、职业化运动,促成了“剧联”的解散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建立,打开了话剧从狭隘走向广阔、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大门。

但是,历史并未给中国话剧提供正常发展的社会条件。日本侵华和国共内战接踵而至,严重干扰着它的成长壮大,于是便有了于伶和上海剧艺社始终未能超脱的宿命。国军西撤后,上海(租界)成为一座孤岛,他奉命留在上海,领导上海的话剧运动,上海剧艺社就是这个时候成立的。在孤岛的独特社会环境中,上海剧艺社很快便陷入两难境地:明知业余演剧无法自立,却又不得不勉力而为;意识到职业化是唯一的出路,却又无法彻底转型。本书作者将其概括为政治化与世俗化的两难和冲突,实可谓独具慧眼、切中要害。于伶就是这样一个肩负着职业化的历史重任,却又被过去的经验捆住了手脚,最终无法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的悲剧主人公。上海沦陷后,戏剧市场打开了,演剧职业化的主客观条件渐次具备,但于伶却奉命撤离上海,转道香港、桂林,到重庆去了。毫无疑问,上海话剧最辉煌的成绩,是由苦干剧团、上海艺术剧团(“上艺”)等后起之秀创造的。然而,若无上海剧艺社的探索与铺垫,上海话剧的成功转型是很难想象的。无论经验还是人才,上海剧艺社都为这个转变做了必要的准备。“苦干”和“上艺”的成就,可以说是在上海剧艺社的基础之上取得的。而战后,当于伶从重庆复员回上海,重建上海剧艺社,进行职业演出的时候,市场却没有了,崩溃了。此时的于伶,正可谓是“灞上棘门成底事,英雄痛惜泪沾衣”[(清)曹俊《感事》诗语]。在这场悲剧中,就品格和能力而言,于伶都堪称一个伟大的角色,为了维持这个剧社,他殚思竭虑、上下求索,但最后仍难免失败的命运。当然,于伶不等于上海剧艺社,但他是上海剧艺社的领袖和代表。于伶之于上海剧艺社,正如田汉之于“南国”、朱穰丞之于“辛酉”一样。通过于伶,我们可以触摸上海剧艺社的肉体与灵魂,上海剧艺社则是一个放大了的于伶。通过上海剧艺社,我们可以看清影响中国话剧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和中国话剧发展的基本规律。

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并不长久,前后不过几年时间。它奋斗过、挣扎过,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它为民族国家认同和话剧艺术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最终却以停止演出、人员星散而落幕。这是一个悲剧,不只是一个剧社的悲剧,也是同时代诸多职业或半职业剧团的悲剧,中国话剧历史的悲剧。上海剧艺社从兴起到落败,深层原因是什么,对当代话剧的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参考价值,这正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

毫无疑问,当代话剧的生存条件,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上海剧艺社所遭遇的诸多问题,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从上海剧艺社的悲剧里,我们能否读出一些中国话剧的生死逻辑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雄厚的史料和清晰的学术逻辑之上。站在当下讲历史,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贯通、知识与思想的平衡,我认为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它值得读,也值得收藏的主要原因。

《上海剧艺社研究》就是这样一本书。


2020年2月16日于南京大学


目录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话剧的生死逻辑(马俊山序)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第一节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第二节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上篇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第一章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第一节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第二节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第三节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第四节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第一节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第二节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第三节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第四节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第三章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第一节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第二节中共地下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第四章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第二节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第三节“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第四节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小结


中篇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第五章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第一节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第二节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第三节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第四节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第六章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第一节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第二节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第三节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第四节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第七章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第一节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第二节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第三节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第四节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第八章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第一节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第二节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第三节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第四节《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小结


下篇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第九章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第一节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第二节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第四节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十章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第一节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第二节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第三节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第四节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第十一章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第一节“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第二节写实与诗意

第三节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第四节过度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第十二章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第一节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第二节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第三节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第四节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小结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附录

一.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二.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三.本书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四.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五.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参考文献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