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 图书推荐--《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1-02-09浏览次数:193

书名:《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作者:王晓鹰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2020-03

ISBN:9787104049272




作者介绍

王晓鹰

著名戏剧导演,导演学博士。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基督山伯爵》《逆行》《兰陵王》《伏生》《理查三世》《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简·爱》《大清相国》《红色》《离去》《春潮》《一九七七》《深度灼伤》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音乐剧《断桥》《花儿与号手》等,京剧《北平无战事》,昆剧《乌石记》,越剧《赵氏孤儿》,黄梅戏《半个月亮》,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秦腔《关中晓月》等。

境外导演作品:《赵氏孤儿》(希腊)、《高加索灰阑记》(澳大利亚)、《庄周戏妻》(美国)、歌剧《游吟诗人》(丹麦),并为香港、澳门导演了《盲流感》《屋外有花园》等。

出版学术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戏剧思考》等。

多次获得各类全国性大奖。



1.注和拷问灵魂的戏剧——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序

徐晓钟

王晓鹰是我国戏剧界的骨干导演之一,新时期以来,他在北京、广州、上海和香港等地排了一些题材、风格、体裁各异的戏,如:《魔方》、《浴血美人》、《保尔·柯察金》、《哦,女人们……》、《情感操练》、《春秋魂》、《爱情泡泡》、《安娜·克里斯蒂》、《男儿有泪》、《绿房子》、《中国制造》、《第十七棵黑杨》、《庄周戏妻》、《赵氏孤儿》(越剧)、《霸王别姬》(黄梅戏)和音乐剧《羊城故事》、音乐剧《花木兰》以及他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的《雷雨》等。

王晓鹰的美学追求大体上可以从这本论文集的题名上表述出来:“ 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关于“舞台假定性”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收在这本论文集中他的博士论文《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中。晓鹰惯于多样地使用假定性原则,创造意象,在自己的舞台艺术创造中努力追求诗意的意象化形象,在这方面为导演创作的假定性美学和导演的意象思维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

在生活、学习中晓鹰是一个爱思索的人,在艺术创作上可以说是一个善于沉思的艺术家,矢志追求戏剧的哲思的品格。

我以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本世纪初连续排演的三台话剧,集中地体现了他对戏剧功能、戏剧美学认识的深化,这三台戏是:《死亡与少女》、《萨勒姆的女巫》和《哥本哈根》,这三台戏清晰地体现出作者追求对灵魂的关注与拷问。

《哥本哈根》

中外许多戏剧艺术家(比如法国戏剧家阿托南·阿尔托)都在自己的创作中破译“ 关注和拷问灵魂" 的命题,“ 文集”的作者立足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哲学修养和自己的创作个性,对“ 灵魂拷问”的命题有自 己的敏感和追求。他说:“ 我喜欢这样的戏剧:在尖锐程度和紧张程度大大超出日常生活可能性的戏剧情境中,在近乎极端、近乎残酷的人生境遇中,灵魂受到逼迫,生命遭遇窘困,人物不得不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之下做特殊的挣扎和特殊的选择,于是人格释放出特殊的力量,人性焕发出特殊的光彩,灵魂在特殊的关注和拷问中呈现出特殊的品质和意义。”(《遭遇法西斯与灵魂拷问———〈死亡与少女〉导演补白》)

晓鹰在二度创作中展现自己主人公的人性、灵魂的拷问时有几个有意义的特征:一、重视展现人物思想、人性的层层皱褶;二、把人性的皱褶,把灵魂的拷问导向展现人性的光辉;三、引导观剧的人们对自己灵魂的关注与拷问;四、创造诗化意象来物化自己的哲思,激发观众的思索。

我非常赞赏作者在剖析人性时努力聚焦在展示人物灵魂的光辉。在《萨》剧演出中,导演把人物 演员推到观众面前,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去剖析萨勒姆镇镇民们的灵魂,把人物的心灵,把人性中的黑暗,当然,更把人性的光辉令人震撼地剖析在人们面前;剧中主人公普罗克托最后走上了绞刑架,而他,选择了尊严。

作者引导人们在观剧时关注自己的灵魂拷问,他说:“ 戏剧演的是你自己,舞台上的灵魂拷问的不单 是剧中的人物,而且是你自己。”他还说:“ 因此我们需要这种‘ 在残酷情境下拷问灵魂’的戏剧,需要这 样的戏剧艺术、需要这样的人生状态来扩大我们生命力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我们只要用心面对了,便 实现了对自身灵魂的审视和对自身生命的感悟,而戏剧艺术也就在此实现了其高尚的价值。(《遭遇法西" 斯与灵魂拷问———〈死亡与少女〉导演补白》)在《 萨勒姆的女巫》的导演构思中导演说:“如果无情的绞索高悬在我的头顶,我将如何选择?”一句质问拉近了演出和观众席的关系;从历史走过来的人们当然不会忘记,类似这样的人性和灵魂的拷问我们并不陌生。


《萨勒姆的女巫》

作者在自己的导演创作中常常结构某种象征意义的造型艺术语汇,去触发和催化演出的理性思索, 关注和拷问灵魂的戏剧 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序" 徐晓钟 书 评55中国戏剧 如在《死亡与少女》中,导演把这种人性剖析、把“ 遭遇法西斯”的哲理内涵外化成舞台意象———一个翩 翩起舞的白衣少女与四个剃光头戴墨镜的黑衣人。在《萨勒姆的女巫》的演出中导演用吊在观众头上的若干绞索作为“催化”哲思的象征等,晓鹰在这方面作了有意义的实验。

除作者的博士论文和导演阐述以外,还有作者论导演、论舞台美术、论戏剧 的论文,几乎表述了作者戏剧美学追求的基本面貌。有意义的文字还有如“ 戏剧新时尚与阅读经典”及“重读经典”的论题。

作者说:“ 按说话剧艺术本身应该是一种以‘ 经典’为主流的艺术,但目前也面临着是保持‘ 经典’ 还是变成‘ 快餐’的价值选择。”他说,“ 戏剧艺术的内涵除了轻松和新奇之外,还可以让人感受强烈的情感,让人体味深刻的思想,让人领悟命运和观照灵魂,让人被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生命激情所震撼、所感召。”(《戏剧新时尚与阅读经典》)作者还认为:“ 没有‘ 经典’的文化是表浅的、浮躁的、实用主义的文化,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内也许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这样的文化现象,但是‘ 回归经典’或者说‘ 重读经典’将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前景。”(《主流戏剧、经典示范、非赢利性———关于国家话剧院艺术定位的思考》)。

这些见解透视着作者对当前戏剧现状的严峻思索。

曹禺老师在北京医院养病期间,我常常去向他汇报学院的工作,高兴的或是不高兴的事情我都向他 讲,这已成为惯例。1993 年2 月13 日下午我陪同晓鹰去北京医院,这次主要是就晓鹰为中国青年艺术 剧院排演的《雷雨》拟删去鲁大海这个人物的构想征询曹禺老师的意见。当晓鹰不无紧张地说出自己的 想法后,曹禺老师先是一愕,很快就开朗地说:"我同意!"而且安慰晓鹰说,“ 不过有些人的脑袋瓜子可不 像你我这么想,将来会有批评你、骂你的,你要沉得住气,就说当时你和作家商量过的,作家同意的,就拿 我来当挡箭牌!”我很激动地在旁边补充说:“ 万先生,将来排出来的《雷雨》,不一定是您完全同意的,但 这是一个年轻导演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所进行的探索和实验。”曹禺老师沉吟一会儿后说:“……这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但是很有启发性……。”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王晓鹰在导演艺术创作中探索与实践二十余年,他在传统与现代中跋涉,翱翔,对于导演美学及戏剧 现状的认识确有发现,有深化;他在这本文集中的论述,既有理论的价值也有现实实践的意义。当然,它是 基于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哲学修养、艺术个性,一定会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强调;他在自己的实践中也 会有得、有失;这种艰苦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可能也如曹禺老师在13年前就晓鹰的“《雷雨》构思”所讲的:

“……这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但是很有启发性……”

2006年3月10日

《离去》(2014年)


2.王晓鹰的忧思与哲思

童道明晓鹰导演嘱我为他的《戏剧思考》作序,我慨然应允,是因为在他的艺术起步阶段,我就对他有所了解,而最近几年,在各种场合听他宣讲对于当前戏剧现状的思考,也常有“海内存知己”的感觉。

真正的戏剧大家,在阐发他们的戏剧理想时,都会涉及他们对于戏剧的道德诉求。“戏剧道德”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直到今天还要铭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当年提出的一系列充满伦理精神的戏剧口号:“戏剧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爱自己心中的艺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然而,我们今天面临的戏剧环境,是斯坦尼们当年无法预见和想象的。面对商品大潮的冲击,“泛娱乐化”的泛滥,王晓鹰站了出来,或是作演讲或是写文章,把我们的困顿、我们的忧思,进而把我们应有的文化责任与道德担当,明确地、透彻地说出来。收进本书第一辑的这些文字,就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出现的。

我非常欣赏王晓鹰导演提出的“娱乐道德”这个概念。“娱乐”当然需要,但“娱乐”也需要道德规范。这个“道德规范”是由戏剧艺术的本质所决定了的。晓鹰那篇《当大众娱乐汇入文化主流……》结尾一句话言简意赅:“生活中有很多快乐,戏剧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快乐。”

我相信,几十年后的戏剧史家在回顾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中国戏剧思潮时,一定会把目光也停留在这本《戏剧思考》上,让他们了解到在那个“泛娱乐化”汇入主流的时期,也有一些清醒的中国戏剧人的“戏剧思考”,已经达到了如此的精神高度。

王晓鹰新世纪以来的导演创作大体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排演外国经典名著,从中挖掘思想和情感的深刻内涵,晓鹰导演把这叫做“拷问灵魂”的戏剧;另一个方向可以说从《荒原与人》开始,经过《霸王歌行》到《理查三世》,特别是最近的《伏生》,他试图在焦菊隐、黄佐临、徐晓钟这些前辈艺术家开辟的“话剧民族化”的道路上刻意追求新的、现代化的突破。本文集中《中国式舞台意象的现代表达》和《东西方戏剧的碰撞与融合》表达了晓鹰导演在这个方向上的创作总结和艺术思考。

我认为晓鹰提出的“中国式舞台意象”的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认为“所谓中国式舞台意象不是通常的‘假定性’和通常的‘意象’,它是一种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感、意境、手法、元素基础之上的整体性的舞台意象……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中国戏曲,但它呈现出来的结果肯定不是戏曲本身,还可能完全不像戏曲,但却通篇浸透着中国艺术的意韵,整体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美感……而且它应该是现代化的,饱含着现代的文化信息和情感哲思。”晓鹰导演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的发展着的戏剧理念与戏剧实践,整体上丰富了中国话剧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从而给中国戏剧人提供了一个自主创新的辽阔空间。

对于二十世纪后叶中国话剧的历史分期,晓鹰导演引用了“新时期”与“后新时期”的概念,这也是我赞同的。晓鹰虽然在“新时期”就已经有所作为,但他真正的大展身手是在“后新时期”。

如果说中国“新时期”戏剧的主潮,是戏剧观念的迅速拓展和舞台艺术的全面革新,那么“后新时期”则把重读经典视为戏剧革新的新的突破口。

“重读经典”主要是重读谁的经典呢?是重读曹禺的戏剧经典。重读曹禺经典的开路先锋又是谁呢?是王晓鹰。他1993年导演的《雷雨》,开了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束缚来重新解读曹禺经典的先河。此后又有了天津人艺的《原野》(王延松导演)、北京人艺的《北京人》(李六乙导演)等优秀剧目的跟进,通过这一系列重读曹禺的成功舞台实践,从而更加巩固了曹禺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地位。

晓鹰那篇讲述排演《雷雨》经过与心得的文章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让我们重睹了曹禺的大师风采,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曹禺在1993年支持王晓鹰大胆重新解读《雷雨》,就像他1982年支持林兆华大胆排练《绝对信号》一样,是这位戏剧大师在晚年对中国戏剧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而在《一匹马!一匹马!用我的王国换一匹马!》和《普拉东诺夫是个现代人》等文章里,我们则能看到王晓鹰重读莎士比亚和契诃夫戏剧经典的识见。

《普拉东诺夫》是我翻译的,因此我得以在2004年有了一次与晓鹰的愉快的创作合作,也让我更深切地触摸到了晓鹰的才华。《普拉东诺夫》演出之后不久,我和晓鹰还一道受邀到北京图书馆去作了一次讲座。我记得,在开讲之前,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席话:“五十年前,我们请汝龙先生在这里作了关于契诃夫小说的讲座,今天我们请童道明先生和王晓鹰先生在这里作关于契诃夫戏剧的讲座。”我当时听了就颇受感动,我现在更是认识到了晓鹰在2004年导的《普拉东诺夫》,后来写的《普拉东诺夫是现代人》,是中国戏剧人重新认识契诃夫的重要成果。

本书还收录了几篇晓鹰论述他恩师徐晓钟老师艺术思想与艺术成就的文章。晓鹰是晓钟老师的得意门生。他忠实地、创造性地把恩师的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表现美学运用到他的舞台创作实践中去。他也努力效法晓钟老师,把具有现代精神的“哲思”(晓钟老师爱用“哲思”这个字眼),视为戏剧思考与导演阐述的主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就如同在《麦克白斯》、《培尔·金特》、《桑树坪记事》、《浮士德》等舞台作品里,徐晓钟导演展示了他对于戏剧、时代与人生的忧思与哲思一样,在《哥本哈根》、《萨勒姆的女巫》、《荒原与人》、《深度灼伤》等舞台作品里,王晓鹰导演展示了自己对戏剧、时代与人生的忧思与哲思。

有了忧思与哲思,就有了深度,戏是这样,书也是这样。因此,我想把这篇序文定名为“王晓鹰的忧思与哲思”。



《简.爱》(2009年)


3.我的“戏剧观”

王晓鹰

我喜欢这样的戏剧:

在尖锐程度和紧张程度大大超出日常生活可能性的戏剧情境中,在近乎极端、近乎残酷的人生境遇中,灵魂受到逼迫,生命遭遇窘困,人物不得不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之下做特殊的挣扎和特殊的选择,于是人格释放出特殊的力量,人性焕发出特殊的光彩,灵魂在特殊的关注甚至拷问中呈现出特殊的品质和意义。在尖锐程度和紧张程度大大超出日常生活可能性的戏剧情境中,在近乎极端、近乎残酷的人生境遇中,灵魂受到逼迫,生命遭遇窘困,人物不得不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之下做特殊的挣扎和特殊的选择,于是人格释放出特殊的力量,人性焕发出特殊的光彩,灵魂在特殊的关注甚至拷问中呈现出特殊的品质和意义。

我认为:

戏剧所能提供给社会的,远不仅仅是表面的娱乐。她能做到以艺术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有感染力、更有启发性的精神信息,她能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地影响。

我们有时需要一种“在特殊情境中关注灵魂”的戏剧,需要这样的戏剧艺术、需要这样的人生状态来扩大我们生命力感受的范围和深度。

戏剧艺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关注在日常生活状态中有意无意忽略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内心深处,关注自己的灵魂。

戏剧有可能引导我们感受一些我们平时没有机会感受的情感,启发我们思考一些我们平时想不起来去思考的事情,这便实现了对自身灵魂的审视和对自身生命的感悟,而戏剧艺术也就在此实现了其高尚的价值!

戏剧艺术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地方恰在于此,她用这种方式时常提醒我们选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快乐,戏剧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快乐。

这是我关于戏剧对于生活的根本意义的感悟和理解,也可以说是我的戏剧观。


“戏剧之旅”在纽约百老汇(2001年)


4.《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新版目录)

序——徐晓钟

序——童道明

第一篇 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博士论文

导言

第一章“假定性”概念讨论

(一)以“假”当“真”的“契约”

(二)“广义假定性”与“狭义假定性”

(三)“情境”与“情感”、“空间”与“人”

(四)“假定性”的问题实质

第二章突破“环境时空”的真实意义

(一)三十年前的一场争论

(二)“假定性”在中国的“误区”

(三)突破“环境时空”进入“深层情感”

第三章戏剧演出心理时空的建构

(一)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模糊界线

(二)“组合型戏剧演出时空系统”

(三)戏剧舞台上的“蒙太奇原则”

第四章表现性舞台意象的创造

(一)象征、意象、表现

(二)哲理、诗情、美的形式

(三)舞台意象创造中的另一种美

第五章“假定性”与“二度创作”

(一)导演“活在舞台上”

(二)“非现实逻辑”中的表演

(三)观众的创造性接受

第六章“小剧场”中的“假定性”

(一)“小剧场”与戏剧的“生存”

(二)空间的“开放”与“共享”

(三)“假定性”的直率袒露

(四)“小剧场”的“放大效应”

第七章“假定性”与民族戏剧传统

(一)大师们的“慧眼”

(二)戏曲假定性的特征、目的、缺陷

(三)东西方戏剧艺术的融合

结语

第二篇 灵魂拷问与中国意象——创作阐述

让戏剧的胸怀宽广一些

——《魔方》导演随想

生命对死亡的悲壮挑战

——《保尔.柯察金》导演阐述

让《雷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雷雨》导演构思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在演出创造中与大师对话

——《安娜.克里斯蒂》导演说明

荒谬而又富于诗意的“花园”

——《屋外有花园》导演随笔

遭遇法西斯与灵魂拷问

——《死亡与少女》导演补白

当绞索高悬在头顶

——《萨勒姆的女巫》导演阐述

思辨、良知与艺术挑战

——《哥本哈根》导演谈

普拉东诺夫是个现代人

经典由结尾与当代接通

合璧--东西方戏剧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版《理查三世》的创作与思考

中国意象现代表达

——从《霸王歌行》到《兰陵王》

《赵氏孤儿》与跨文化戏剧

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导演的话》撷萃

第三篇 思考 追问 赏析 反省——研究评论

关于话剧与观众的几点思考

演出中的间离效果

运动、节奏与人物情感

——苏联电影《湖畔奏鸣曲》赏析

“情”的魅力和“情”的局限

——上海晋京剧目中情感处理辨析

舞台上的戏剧经典

——德国戏剧印象

“每走十步就有一个剧院”

——感悟俄罗斯戏剧

拉开大幕的美国戏剧

美国戏剧的“商业”与“非赢利”

“小”剧场、“大”空间

——再谈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质

反叛、融入、异化

——关于“主流”与“实验”的漫谈

主流戏剧、经典示范、非赢利性

——关于国家话剧院艺术定位的思考

我们为什么需要戏剧艺术

当大众娱乐汇入文化主流

戏剧在商业中的传播与沉沦

话剧艺术对于当代都市的文化意义

对改革开放以来“创新”问题的再思考

创新与继承的辩证

让当代原创走进现实与历史的深处

用经典名著的金线,织出当代原创的辉煌

焦菊隐对于当代中国戏剧的意义

在雪原上奔跑的徐晓钟

献身戏剧艺术70年的徐晓钟

阿瑟·米勒从萨勒姆飞向天堂

斯氏体系历史与中国舞台现状

我的“戏剧观”

附:《王晓鹰印象:艺术探索与中国话语》

——吴戈

后记


《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馆藏信息:

馆藏地:华山外借开架莲花外借开架昌林外借开架

索书号:J811-53/010


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版式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