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图书推荐--《汤显祖家族研究》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189


书名:《汤显祖家族研究》

作者:刘昌衍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8

ISBN:9787104049678

01序

刘昌衍先生文集《汤显祖家族研究》即将出版。这是昌衍先生有关汤显祖研究成果的一次华彩集结。能给天下学人共享,可喜可贺。

在举国上下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的时刻,先生腰骨摔伤,躺在海南,仍忍痛坚持修改书稿,此情此景令人感慨系之。我得以先读书稿为快,有些感想写在这里。

汤显祖是中华文化星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中华文坛上,汤显祖是诗文创作的巨子。在中华剧坛上,汤显祖是传奇艺术的大师。在汤显祖活在世上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仰望这颗星辰,描述他的光芒。在汤显祖的身后,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认识他,叙说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研究汤显祖的学术著作不断涌现,蔚然已成大观。二十一世纪开始,有关汤显祖研究的学者日众,视野日阔,层次日深,成果日丰,渐渐地形成了一门“汤学”。

在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更有许多对这位乡贤情有独钟的学者,怀着特别深厚的热情,投入到汤学的领域。公元2016年抚州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团结海内外学者从事汤显祖研究,逐步地建设成长为汤学重镇。刘昌衍先生就是这个中心的勤奋的一位研究骨干。

刘昌衍先生自谦地说:“在汤学研究领域,本人是一名脚还没有跨入殿堂大门的观望者。”否,他不是观望者,而是脚踏实地的研究家。他选定自己的学术路数,他要“开辟本乡本土与边边角角文献核查的研究方向。”这正是《汤显祖家族研究》的特色。

近年来,研究汤显祖的学术成果可谓壮观,但是正像仰望星空观测一个天体时,您会感到有关它的许多奥秘还远远没有结论。有些问题看来很朴素,但回答起来却绝非容易。比如,有人若问:“汤显祖的祖先是抚州的原住民吗?”您回答:“不是。”那么,抚州的汤氏先祖是从哪里来到抚州的?这个家族是如何繁衍的?如何产生出汤显祖这样一位宁馨儿?汤显祖有几位太太?有几个儿女?要求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乃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严肃地回答却必须认真地研究,必须作出大文章。众所周知,研究汤显祖的家族最需要依据的文献是汤氏的族谱。在抚州至少可以得到两个系统的汤氏族谱,都有可观的规模。可是这种宗族编纂的文献未必就完全可靠。必须认真的比较、分辨、过滤,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刘昌衍先生在文献核查方面下了大功夫,颇有心得。2016年,他又亲自追踪了抚州文昌里汤氏墓园的发掘,从发现的几通墓志的铭文中,获得了宝贵的新证据,所以他回答有关汤显祖家族的问题,底气就特别的充足,答案也特别的周到。要回答这些朴素的问题,必须认真吃透“边边角角”的文献,还必须迈开双脚做实地考察。昌衍先生下了这样的功夫,所以做出了圆满的答案。

再如,论及汤显祖一生的政治作为,最辉煌的一举是万历十九年上《论辅臣科臣疏》。汤显祖因此被贬极边广东徐闻县典史添注。如果有人要问,汤显祖在徐闻住了多长时间?他是什么时候到达徐闻的?什么时候最后离开徐闻的?这期间有没有回过临川?有什么理由回临川?这些朴素的问题也是必须有答案的。答案当然有,但是并不一致。刘昌衍先生《万历二十年的汤显祖》一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明晰的回答。他的论据还是得益于“边边角角”的文献,比如,他从刘应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万历二十年汤曾回临川,又返回徐闻的证据。

刘昌衍先生从一些看似边缘化的文献中,经过自己的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于是有了这一本《汤显祖家族研究》。

做学问应该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刘昌衍先生发誓“不做他人跟班”,他的研究成果,当然是他的一家之言。您也未必会百分百的赞成他的意见,但是他的独到见解应该受到尊重。

非常感谢刘昌衍先生还记得20年前我写的两句话。当时在抚州观赏旴河高腔演出的《牡丹亭》片断,感到甚是好听。有的专家说,这就是汤显祖曾经欣赏过的海盐腔的遗响,有的专家则不同意,很有一番争论。主持者要我题字,我就套用古人的“此曲只应天上有”,写了“此曲只应江西有,管它海盐与广昌”。意思是这种美妙的曲调是江西独有的,只管唱下去就是,至于它是不是海盐腔,可留待慢慢研究。由此我想,关于汤显祖家族的研究,也是一个可以争鸣的课题。抚州的学者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当然应该作出最好的文章。


周育德

2020年庚子惊蛰

写于阻击新冠病毒时刻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

《汤显祖家族研究》

02序

刘昌衍同志的《汤显祖家族研究》就要付梓了。这是他关于汤学研究结集出版的第一部专著,真值得为他高兴和祝贺!

我和昌衍兄很早就认识,是老朋友,现在又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文革刚刚结束,我从山里回城念书,他正好与我妹妹妹夫在同一工厂工作。后来,我在文化部门从事戏剧创作研究,他以一名记者长期在电视台工作,又同属一个文化广播电视系统。我们因汤显祖结缘。他很早就有摄制一部汤显祖电视专题片旳想法,并作了很多努力,我颇为赞同和支持,甚至还共同推敲过本子。广昌发现了《孟戏》,我们都很兴奋。为保护挽救这一濒临绝境的文化遗产,他与同道一起奔走

呼号,不遗余力。电视台全程录制那天,他特意电话请我去观赏。终使孟戏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影像资料,为保护挽救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件功垂后世的事。在汤显祖研究上,我们同气相求,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成立汤显祖研究中心,我们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至今已有五个年头。可见,昌衍兄以一名新闻记者转而成为“汤粉”、成为汤学研究专门家,其华丽转身甚为难得。实际上,是一种挚热的文化情怀使然。这是其一。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汤显祖是一座丰碑,一个富矿。对于这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巨匠”的研究,在他生前身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时至今日,汤显祖研究已从一波波持续的热潮,不断渗透、浸润、沉淀,蔚而形成为一门“汤学”;而汤学的形成与崛起,业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潮、一门热学——并且,是一门有队伍、有平台,成体系、成规模的热学。汤学涉及的领域广阔,内容丰富,既涵盖汤显祖生平、思想、作品,及其时代、社会、家庭、交游等诸多方面,也涉及其作品的价值、传播、影响等等,还包括汤显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汤学的形成、发展与走向等相关领域、相关学科和相关方面。可喜的是,得力于海内外广大汤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新世纪以来,汤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拓新。例如,从单一的案头场上研究,向跨时代跨国界传播、跨学科涉透多领域影响探索,从厘清本人行迹、交游、思想的单向研究,向与家族、与社会、与时代、与世界的立体关联交叉研究拓展,从传统的文献考证、分析归纳方法,向系统的、比较的、立体综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尤为可喜和值得关注的两点是:一拨拨年轻的高学位研究者的迅速成长和?充占位;一批本土研究者的热心加入和成果呈现,使新时期的汤学研究呈现出无限生机和厚重潜力。

刘昌衍及其《汤显祖家族研究》的出现,可作为近年来后一类的典型代表。他怀着对乡贤的礼敬,睿智地抓住汤显祖家族墓葬群的新发现这一新契机,从家族研究——这一汤学研究较为薄弱、不甚为人关注的“边边角角”方面切入,通过艰苦发掘、仔细比勘、悉心考析,在有关家族溯源、父氏支派研究、母氏家族研究、汤公家庭成员和生活居所研究,以及汤公行迹辩析……等许多方面,都拿出了自己的新结论、新证据,并提出新的追问,为汤学研究添加宝贵的新成果。尽管某些新的结论有待进一步求证,等待同道的鉴同和争鸣,但他的努力,实为汤公家族研究的更进一步拓进,撕开了若干个口子,或云探查和勘实了新的基点。功不可没!所以,昌衍兄能选准切入点,并迅速有不斐的斩获——这不仅是厚积薄发,且见其睿智,实为难得!这是其二。

其三,还要说一说的是,昌衍兄以其花甲之岁、老病之身,而能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其治学态度诚为难得!昌衍同志是汤研中心成立之初的几位骨干成员之一。随着中心工作日渐铺开,人手紧,往往是“一个萝卜几个坑”——研究之外,还要承担若干管理、编务等事务性工作。且毕竟添了年岁,常常担心他体力透支。然而,昌衍兄“钢琴”弹得很好,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尤其令人感佩的是他的治学态度,无论是寒风或烈日下雪泥鸿爪式的田野追踪调查,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的万漉沙金式的文献勘考析辨,他总是一贯的认真、执着、不急不弃、锲而不舍……态度体现着一种精神。人云: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诚哉斯言!我几乎是昌衍兄每篇文章的第一或最早读者之一,因而,读他这些文章的同时,颇有一种为他辛劳而获分享一份快乐的感受。一并记录在此。

是为序。

吴凤雏

岁次庚子如月中浣于京城



03内容提要

《汤显祖家族研究》

《汤显祖家族研究》是第一部研究汤显祖家族的文集。收集了作者近20年来有关汤学研究文稿19篇。《远祖之源》《文昌汤氏》《墓志考说》以2016年12月抚州文昌里汤显祖家族墓园发掘的六方《墓志铭》为依据,以地方志及抚州区域内的汤氏家谱等文献为补充,严谨考辨,去伪存真,说理透晰,其中不少的材料都未曾披露过。《拾遗补阙》通过田野调查与史料钩沉,解决了长期困惑汤学界的一些难题。《访谈笔录》中2002年对我国汤学泰斗徐朔方先生的独家视频采访,第一次公开发表,甚是珍贵。


编辑:曾石如,本文转载自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文字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