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 图书推荐--《传习录》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20-03-09浏览次数:279

9


《传习录》(图片)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ISBN:9787532589418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因曾在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学者多称其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身显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便显出不同。1508年,王阳明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龙场悟道”)。多年以后,中国思想史把它定义为“心学的诞生”。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传习”出自《论语》的“传不习乎”。《传习录》与孔门的《论语》相似,由王阳明的弟子所记,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与论学书信的简集,书中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共三卷。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收集了王阳明亲笔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阐述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创立宗旨与教育思想等。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该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强调人心至善。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从“心即理”出发,主张知和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大相径庭。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的“全体大用”。王阳明则认为“格物”的“格”是“正”的意思。“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因为“知”是人心本来就有的,所以这个“知”是“良知”。我们的日常修养就是要“致良知”。“致良知”是对陆九渊心学的发展,但是与陆九渊心学不同的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更强调“事上练”。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等,强调了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具有自觉和主宰性。同时也强调了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当然除了道德修养问题,阳明心学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1.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2.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3.知善知恶是良知,

4.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天泉证道)认为四句教对应开导两类人,如果是资质高的,只说第一句和第三句,因为他心体光明,始终在行良知,一说便懂。对资质不那么高的人,或者说良知被遮蔽的人,要说第二句和第四句,让他明白应该在“念头”也就是“意”上去“为善去恶”,时刻警醒自己,要谨慎,要“正”念头(格物)。“四句教”完善了王学的体系。然而对四句教的不同理解与践行,使阳明心学最终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王汝忠发展的左派,对后世影响比较深远。

此外,《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与“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有很多讨论。他认为人人都是圣人,因为圣人的心和天下人的心都是相同的,是“良知”,是“仁”。天下之人与圣人之心的区别在于,因为没有“格物致知”,让自己的“良知”蒙尘。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的学说,深入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被称为王学或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阳明心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就王阳明自身来讲,如果没有阳明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与广西戡乱会成功吗?此外,王阳明一直致力于心学的教育与传播,门下弟子众多,包括徐爱、陆澄、钱德洪、王汝忠等。为心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的岁月中,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等都从中受益。

阳明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它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在日本,阳明学被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此后,阳明学的影响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值得一读。

因为《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可参考邓艾民、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的成果。


撰写 刘丽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曾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