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图书推荐--《生活的艺术》

发布者:曾石如发布时间:2019-05-09浏览次数:535

关于作者:

林语堂的散文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他认为理想的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从他创造性地把西方的“humour”翻译成“幽默”开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的秉持者,林语堂始终保持着这种谈话风格的艺术形式,并且以闲适和幽默为格调,以性灵超远为立场。

作为陈独秀、鲁迅和胡适的同代人,林语堂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见证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矫枉过正的批判。他看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观点的两种极端:一种把中国传统文化看得一无是处,一种把中国传统文化看得完美无缺,而林语堂是少数几个清醒的人,他借着给美国人上课的时机,客观比较了中西文化和生活哲学的不同。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9万字,是作家林语堂探讨生命与心灵的价值,并抒发个人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观感的散文集。林语堂在书中描绘了懂得尘世享乐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向西方人娓娓道来中国人的理想生活范本:悠闲,而非效率。

《生活的艺术》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对品茶、赏花、观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生活美学的细节精雕细刻。书里重要的态度是:所谓“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把中国人的哲学概括为“抒情哲学”,强调中国人的“非功利性”“热爱生命并善于享受悠闲”的人生态度。本书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

在如今全球化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焦虑。我们变得越来越有野心,越来越想成功。焦虑的表情几乎成为每一个当代中国都市男女的真实写照。我们整天忙碌,为金钱焦虑,为成名焦虑,我们很难快乐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理由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来看一看林语堂先生当初给美国人上的这一堂课——关于《生活的艺》。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讲述懂得生活艺术的前提——培养人类的情感和感觉,比教育人类的思想更重要。要亲近情感,而不是亲近逻辑,这才是人类文明最高的理想。

要想懂得如何生活,前提当然是有一颗会享受生活的心。这个“心”,说的是人的情感、也就是感性的力量。林语堂认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欢乐的哲学来调剂。他相信人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放浪者。林语堂极力称颂放浪的精神,因为他认为在这个人人焦虑而缺少内心自由的今天,也许只有放浪的精神会解放我们,使得我们不至于都变成一模一样的大队伍中一个标明号码的士兵,从而被无声无息地淹没。

林语堂提出一个“灵心”的概念,意思是生物的性情。而人类的灵心从来就不是思维推导的结果,人类的灵心是不合理的,是固执而充满偏见的,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也就是可爱的。你可以幻想一个完美世界,在那里报纸上没有杀人的新闻,没有一座房子会发生火灾,没有一架飞机会失事,没有一个皇帝会因为恋爱而丢了王位,每个人的心思都千篇一律,大家都各自照着自己在十岁时定下的计划去过人生。在这么一个完美的“乌托邦”里,人生的一切兴奋和骚动都消失了。世界也不需要秩序了,因为已经没有罪恶,没有错误的行为,没有人类的弱点,没有复杂的情欲,没有不规则的举动,最糟糕的事情是,没有令人惊奇的事物了。那种感觉,林语堂形容为——四五万观众在看他们预先已经知道哪一匹马会得冠军的赛马比赛,毫无趣味。所以,他认为真正该统领这个世界的,是热情,而不是理智或思维。他并不是在竭力为罪恶辩护,而是说,如果我们有了一个完全合理的灵心,从而获得了合理完美的行为,却会失去人生的欢乐和色彩。

他当然相信这种极其合理的、人类所造成的社会是适宜生存的,但他疑惑的是这种情境下的生存还是否值得?

 

第二部分:从中国的哲学的角度来探究怎样注重“人生的知识”而非注重“真理的知识”。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就是懂得要首先培养情感和感觉的哲学,因此中国人近人情,懂得和天地和谐相处。

林语堂说中国的这个“近人情”,可不是让你走后门拉关系的意思,他说的这个“人情”,是指中国人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像西方人把逻辑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直觉放在第一位,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也会常疑惑自己是错的,因此总不把话说死,留个余地。

中国人只把握人生,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们怎样生活?林语堂开玩笑说,这就像一个人,只谈恋爱求婚,但并不真的结婚生子,又像操练很勤快的军队不开到战场上去正式打仗。林语堂推崇孔子的孙儿,也就是《中庸》的作者子思,说他是最懂中庸哲学的人。这种学说,就是指介于积极和消极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的人物,应该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着用功,在用功中也懂得偷懒;穷也不至于穷得交不起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工作;会弹弹钢琴,可是并不高明,只能弹给知己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也够渊博,可是不能成为任何专家;——总而言之,他相信这种中等阶层的生活,是中国人发现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这种哲学会产生一个更加重要的结果,那就是和谐的人格。我们从这种和谐的人格中可以看见人生的欢乐和爱好。林语堂认为拥有和谐人生的人懂得如何享受生命本身,知道人世间是我们唯一的天堂。于是关于生活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享受生命的问题。林语堂认为,享受生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如何获得快乐。

关于快乐,林语堂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不应该把心灵的快乐和肉体的快乐分开。为此他用了一个美国大学校长来做他的“护身符”,这位大学校长过去对每年的新生发表演讲时,总是要讲那句极有智慧的话:“我要你们记住两件事情:读《圣经》和使大便通畅。”一个人大便通畅,就觉得快乐,否则就会感到不快乐,事情不过如此而已。

于是,他认为中国人的哲学和生活方式,是注重首先培养情感和感觉的哲学,是接近人性情感的哲学。


第三部分:中国人的悠闲理论:是能用智慧来享受有限的人,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享受悠闲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中国人的悠闲的意义是:时间之所以宝贵,在于时间不被利用。

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悠闲生活呢?很多人觉得悠闲是有钱又有闲的人的享受,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林语堂指出,悠闲的生活,根本是平民化的。享受悠闲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比如苏东坡的诗歌里写了“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难道江上青风和山间明月只是有钱人才能占有吗?不少古代的名人并不是空口白话地谈论着农村,他们是亲自过着穷苦的农民生活,并在农村生活中得到了和谐的快乐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悠闲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呢?这本书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于林语堂指出了“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动物”这个有趣的现象。世间万物都在过着悠闲的日子,只有人类为了生活而工作。因为人类不能不去工作,所以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中,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时随地是义务、责任、恐惧、障碍和野心,但这些并不是天生的东西,而是由人类社会产生的。林语堂认为,人类的危机在于社会太文明、获取食物的工作太辛苦,以至于在获取食物的劳苦中,吃东西的胃口也失去了。

如今的人们用钟表来计时,每个人对时间这个概念都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以至于人类也成了钟表。准时上班造成了生活的困苦和紧张。而那些不为生计发愁的人,他们努力工作就得到了生活的快乐吗?林语堂说,其实快乐的成分完全需要根据这些住在高雅公寓里的男女的脾气和秉性来决定。也许他们有汽车,甚至有一座造在乡间的房子。乡村住宅,好像是这些人生活的救星。大部分人在乡村中劳苦工作,希望到城市里去。这一小部分人在城市里赚足了钱,可以再回到乡下隐居。这是多么讽刺呢。


读后感:

读完了林语堂这本《生活的艺术》,最大的一个感慨是——我们用尽一切心思去进步,把简单的生存需要演化成复杂的生存游戏,乃至高科技甚至人工智能,谁还会记得这一切的努力,源头上只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我们在创造复杂的文明产物时,丢失了人存活于世的根基——也就是,人类的生活终究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哭笑、每个月的理发、浇花种树、买菜洗衣服等这样的平凡事情。我们用文明的外衣去包装难懂的哲学概念,哲学却渐渐地让人类越来越不懂自己。读完此书,未必要遵照书中所说抛弃纷杂的社交网,为了悠闲而悠闲,但是反思一下自己越来越复杂的心,也算得上是一次清空与冥想吧。

当然,林语堂单纯用老庄哲学和道家思想去解读中国文化,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但是无疑带有一定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中国文化里同样有教人积极奋进的儒家文化,而中国人的世俗精神又是教人入世的,所以生活在世界上,不单单是要悠闲,同样也要进取。不然,天天过神仙一样的悠闲生活,人恐怕很快也要趋于无聊,想想天宫里的神仙们,每天只是喝酒赏花,跳舞奏乐,恐怕也是虚空得要命。所以,平凡如我们,那些曾经痛苦过和挥洒过的一切,也正是我最最热爱和享受的一切。



撰稿 周晶,编辑 曾石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